国际原油四季度难回暖 国内油价或迎七连跌

27.10.2014  15:58
核心提示:近期国际油价持续走低。WTI原油价格近期一度跌破每桶80美元大关。10月16日晚间,WTI原油价格刷新低点79.78美元,创出自2010年12月以来的低点,WTI累计跌幅25.48美元/桶,下挫幅度近24%;同期,布伦特原油刷新低点82.93美元/桶,为2010年11月来新低。

  三季度以来,国际原油一路走低,近期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跌穿83美元/桶至2010年以来最低点。而受此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也遭遇史上首次“六连跌”。

  二季度末前后的油价走势可谓“冰火两重天”。4个月前,受伊拉克等地缘冲突持续升级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不断走高,布伦特以及美国原油期货(WTI)于6月中旬一度冲高至年内高点115.06美元/桶和107.26美元/桶。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油市供大于求的现状是导致近期国际油价接连下挫的主因。由于需求前景不乐观,四季度行情难回暖,但进一步下行空间也相对有限,四季度油价有望维持80~90美元的价位区间运行。

  看空情绪浓厚

  近期国际油价持续走低。WTI原油价格近期一度跌破每桶80美元大关。10月16日晚间,WTI原油价格刷新低点79.78美元,创出自2010年12月以来的低点,WTI累计跌幅25.48美元/桶,下挫幅度近24%;同期,布伦特原油刷新低点82.93美元/桶,为2010年11月来新低。

  受访人士称,此前推动油价上行的地缘政治风险因素在6月下旬开始逐渐消散,市场关注点重回供需基本面。

  中宇成品油分析师桑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这主要是因为油市供应正常,沙特等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无意减产,美国页岩油及加拿大油砂等发展迅速,而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不理想导致需求面疲软,油市供大于求的现状是导致近期国际油价接连下挫的主因。”

  “近期油价走低主要受美国页岩气增产而改变了能源机构。”格林大华期货副总经理于军礼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跟上述专家持类似观点。

  来自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为895.1 万桶,创下29年来新高。而利比亚和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也逐渐从战乱中恢复。利比亚原油日产量由4月的24万桶增至9月的85万桶;伊拉克原油出口较2013年末增幅明显。

  “其次,美元指数走高反向压制以其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全球能源机构纷纷下调今明年的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预估,能源需求前景不佳;再加上乌克兰事件引发的美国及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制裁战等进一步利空市场,造成了国际油价连续四个月的宽幅下挫。”桑潇对记者补充分析说。

  三季度以来,美元汇率持续走强。10月16日纽约时段,美国方面公布了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数据。由于该数据表现良好,短线支撑美元指数走高,美元指数自85.00最高升至85.20。而美元持续走强打压了原油期货价格。

  然而市场却表现出需求疲软的态势。几大能源机构如IEA、EIA、OPEC以及世界银行[微博]等近期均连续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及石油需求预估,甚至下调至近五六年的低点。其中,IEA下调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至五年来最弱。

  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国际投机商看空国际油价情绪浓厚,期货市场还出现了“做空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自7月份以来,交易商持续做空原油期货。以美原油为例,期内美原油期货和期权多头头寸减少27.51%,空头头寸暴增80.41% 。

  “这些举动不仅反映了目前油市需求不足的现状,也是对未来能源需求前景的不看好。在供应正常的情况下,需求疲软仍将是压制国际油价走势的一大硬伤,所以投资者看空情绪较重。”桑潇对记者解释称。

  对中国利大于弊

  国际油价走低对国内石油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但业界专家称,这也不失为一种良机,可以缓解一直以来国内资源的高成本困扰。

  桑潇对记者表示,“国际油价走低对国内石油及相关产品均产生不小的影响。以成品油来看,现行的定价机制与国际油价走势较为接轨,所以在国际油价频频下行的同时,国内成品油市迎来‘六连跌’。在国内经济形势疲软导致需求低迷的背景下,连续的下调及下调预期,令市场批发价格一路下行,先于发改委调整速度也就是提前消化调价预期,因此批零价差持续拉宽,油市出现批发利润低、零售利润高的局面。”

  有迹象显示,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在连续三个多月的下调预期影响下出现大幅下滑。

  记者注意到,国家发改委10月17日在官网上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00元和29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2元和0.25元,调价执行时间为10月17日24时。至此,本次“六连跌”落定。

  更甚者,还有业界人士称11月初还可能迎来成品油市场“七连跌”的可能性。届时如果迎来“七连跌”,则意味着全国93号汽油料将全部回归“6元时代”。

  “目前国内石油对外依存度维持近60%的高水平,鉴于目前石油市场价格下行导致炼油成本降低的局面,我们认为这对中国是利大于弊。”桑潇表示。

  他以2013年国内石油进口数量约21亿桶来分析,若2014年平均油价下挫10美元,中国原油进口成本将下降210亿美元。而且国内可以借油价下跌的机会补充战略石油储备,将目前70天左右的储备量进一步提升。

  卓创资讯原油市场高级分析师高健亦持类似看法,他认为国际油价大幅走低利好原油进口国,激发中国、印度等“缺油”国家的进口热情。其中,中国二期储备需求将拉动原油进口大幅增长。

  油价跌势减缓

  多数受访人士称,尽管目前油价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而连续大幅走低,且从需求前景来看仍然不乐观,但在四季度行情难以回暖的同时,油价也很难进一步下行。

  “目前国际油市并没有明显利好支撑,各方经济面的好转也较为缓慢或者停滞不前,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包括四季度,市场仍将受到供应过剩的利空因素影响。”桑潇预计。

  在桑潇看来,鉴于某些高成本石油开采、部分国家财政预算失衡等问题,油价继续下行的阻力加大,整体来看,四季度油价有可能维持在80~90美元的价位区间运行。

  “预计四季度油价会有一个回升,但回升幅度不会太高。因为各个油井包括加拿大油砂等成本不同,国际油价低于80美元后,可能导致油井供应减少,同时,炼油厂可能也会进行检修等,由此供应趋于平衡。”于军礼对记者称。

  高健也表示,当前美原油价格已跌至80美元/桶附近,而北美页岩油和油砂项目成本约为75~80 美元/桶。因此,原油跌破80美元将会引发部分中小型页岩油公司减产。

  不过,油价在前段时间的急速回落之后,近日有休整的迹象。10月21日国际油价出现震荡走高,布伦特原油价格当日上涨近1%。截至当日收盘,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82美元,涨幅0.96%,报86.22美元/桶。有分析称,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速好于市场预期,这意味着中国的能源需求可能会更加强劲。

  然而,华泰长城期货分析师称,考虑到来自原油产量一方的利空因素还是不少,若无明显的提振油价的理由出现,预计近期油价维持震荡偏弱的格局。后市关注冬季需求的增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