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新房、用4G网 阿坝99户牧民收到“国庆大礼”
□桑木周 本报记者 徐中成
10月2日上午10时,阿坝州壤塘县吾伊乡西西村达青沟安置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一排排红色的藏式新房上空,格外耀眼。
50多岁的牧民玖甲穿上崭新藏装,忙着招呼亲朋好友一起吃“转转饭”。“感谢党委、政府,让我们搬进了漂亮的新房,还用上了4G网络。”玖甲说,这是他和全村人今年国庆期间收到的最好礼物。
牧民首次用上微信视频聊天
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西西村是吾伊乡唯一的纯牧业村,全村127户牧民靠养牦牛为生,收入低且单一。西西村同时也是贫困村,通过精准识别,有贫困户33户149人。
“海拔高、气候差,交通不便,网络信号不通。”提起以前的西西村,第一书记华波印象深刻,“没有手机信号,走村入户经常要扑空,还得提前带口信。”
为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部分人家陆续搬到山下,山上还剩下99户牧民。2016年,西西村开始实施整村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政府投入近2000万元,帮牧民们在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的达青沟建新房。
今年9月,99户藏式民居全部建成,还配套建成了村级幼儿园、入户硬化路,并通了自来水、安全电和4G网络。国庆节期间,99户牧民全部搬进新家。在自家新房里,刚学会使用微信的牧民特吉,还通过微信和远在外地打工的丈夫周吉首次进行了视频聊天。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村支部书记索果也在微信上写下一段话,用最纯朴的方式祝福祖国。
51名贫困牧民当生态护林员
搬下来后,如何帮助牧民脱贫增收?
“以前路不好,酸奶和牦牛也不好卖。”华波告诉记者,村里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养牦牛。今年全村整合产业发展资金52.85万元,成立了西西村牦牛养殖联户牧场,并按照公平、自愿原则,在村里择优选择4户有财力、出栏率高的养殖大户承包牧场,“每户承包户每年向村集体缴1.3万元的承包费,年底卖了牦牛还要分红。”华波说,目前,牧场养了110头牦牛,膘肥体壮。到今年底,贫困户人均有望增收350元。
壤塘县还积极探索“原有管护+生态护林员”的生态扶贫模式,选聘建档立卡贫困牧民参与森林管护等工作,实现在保护良好生态的同时分享生态红利,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西西村森林覆盖率90%左右,是壤塘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村,全村51名贫困牧民由此成为生态护林员,额王仁真就是其中一名,“每两天就要去巡查一次林子,每月可领到420元森林管护费。”
看到牧民都搬到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玖甲还率先在村里开了一家小超市,“国庆节热闹,生意也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