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中印携手赢的不仅是亚洲

18.09.2014  23:05

  习近平主席9月17日开启印度访问之旅,受到热情欢迎。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将对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并就一系列重大议题交换意见,在气候变化、反恐、粮食安全、全球治理等问题上凝聚共识,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机制内的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交流互鉴、互利合作与和平共处。

  显然,这不是一般性的访问,而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在两国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于把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带入新的境界,对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也许,把中印携手放在两国漫长的文明史中,放在世界多极化新格局中,放在两国未来的梦想中,才能让我们更清晰地掂出它的分量。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周边一些国家,与中国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分歧。一度合作共赢的好态势被打破。然而,有识之士都逐渐看清,矛盾产生的背后,是有人在一些问题上频频暗中插手,其目的就是搞乱关系、停滞这种好态势,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因而,有识之士也开始认识到,中国同亚洲各国、亚洲各国同中国携手互利合作,是一个共赢多赢的结局。惟一不利的,是使那些喜欢乱伸手、有非分诉求的国家失去了不正当利益,使他们难以上下其手、难以趁浑水摸鱼。

  中印携手正是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的确,尽管两国间存在一些分歧与问题,但是两国太多的共同利益、共同追求促使两国必须携手。“作为各具优势的新兴市场国家,我们应该做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取长补短,携手发展;作为亚洲经济两大引擎,我们应该做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作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两支重要力量,我们应该做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习近平在印度《印度教徒报》和《觉醒日报》同时发表题为《携手共创繁荣振兴的亚洲世纪》的署名文章,道出了中印应当携手的内在肌理。

  而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看,中印更有天然的亲近。中国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这个西天就在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中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两国都是文明古国,勤劳智慧的两国人民都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印携手是一次文明的携手,必将为两国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力量。

  而在历史的波折中,这两大文明古国都开始了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现在都处于关键期,都是发展中大国,都致力于发展振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睦邻友好、携手并进,对于两国发展是最有利、最无害的方法,也是实现共赢的最短最有效的路径。

  更关键的是,中印互为重要邻国。中国有句古话叫“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作为好邻居,向来是和平、友好的,向来是以文明赢得尊重的,那种国强必霸的逻辑,只是西方文明发展进程的烙印,与中华文明无缘。尽管邻居之间有时难免会有拌嘴等现象,但友好相处是历史大势,携手合作对双方最有利。

  “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印度被称为世界上和中国国情最相近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地缘相邻、发展阶段相同、国际主张相近,“中国龙”和“印度象”都崇尚和平、公平、正义,“中国能量”和“印度智慧”将因合作而释放出巨大潜能。太多的相近性,使中印这两个亚洲大国必须走近。走近则必将呈现多赢的局面,使亚洲和平、繁荣呈现更好态势,使世界历史进程中真正出现“亚洲世纪”,为世界的和平、繁荣和发展注入更多“亚洲力量”。在这个意义上,中印携手,赢的不仅是亚洲,还有世界。(文/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