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推进工作会隆重召开

09.09.2016  22:18
作者:张俊贤 来源:宣传统战部     
    掌声阵阵,笑意融融。9月9日,教师节前一天,学校在成都校区隆重召开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推进工作会,总结交流经验,展望祝福学校未来发展,传递对全校教职员工辛勤工作的感谢和深深的节日祝福。党委书记邓良基,校长郑有良,荣廷昭院士,党委副书记庄天慧,副校长张强、朱庆、陈代文、王曙光,党委副书记王斌,校级领导秦自强,副厅级调研员何临春,以及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院(所)主要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邓良基在讲话中表示,今年学校以召开“两会”的形式欢度教师节,即上周召开的优秀班主任、辅导员代表座谈会和今天召开的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推进工作会,把目光聚焦到青年人身上,也想通过与会代表转达学校对全体教职工的节日慰问,祝愿战斗在各条战线的教职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他代表学校感谢大家对学校建设改革发展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结合今年教师节的主题——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好老师,他提出四点希望:坚定信念,需求导向,创新驱动,引领未来。邓良基希望作为高校教师要坚定让学生成才的信念,坚定用知识与技术创新支撑未来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信念,坚定为人师表、引领知行的信念,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创新型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推进以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为核心的科研服务工作。在创新驱动方面,要坚持方法创新、研究思路创新、内容创新,从制度体系改革、教育方法改革等多方面创新驱动学校各项工作,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引领未来,就是要在学科发展、专业领域推进上着力,用发现、创新的思路引领发展,培养引领型人才。

  郑有良用三个“极端”做了讲话。第一,基金项目的极端重要性。国家自然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类别和层次已经早已被公认为衡量一所高校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如果没有一大批基金项目,就很难把“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在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上,基金项目更加凸显出其独特的极端重要性。第二,学校极端重视基金项目。自2009年以来,学校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举措强力推进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在双支计划、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研究生导师遴选、业绩评分和科研奖励等方面均特别突出了基金项目的权重,已经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第三,着力解决教学科研单位基金项目申报的极端不平衡问题。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基金项目数量增长空间已经不大了,主要是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提升档次。新的增长点应放在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类学科上。一方面是要加大加快这些学科学术型教师的引进,另一方面是要进一步组织好现有教师的年度申报,全校各教学科研单位务必要进一步把基金项目申报抓早抓实抓好,最大强度的动员组织广大教师为发展、为荣誉而战,确保学校基金项目档次和数量年年有新突破。

  校领导纷纷发言,祝贺大家取得的成绩,希望各单位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在会后召开专题推进会,强力推进基金申报工作,为学校实现“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科技处副处长王之盛介绍了学校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情况。

  自1986年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991年设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来,我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获项目资助经费1.94亿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十年,尤其是2009年以来,在双支计划等有利政策支持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面,资助项目总数和经费不断攀升,2009年到2016年共获资助350项,年均43.8项,增长近10倍;标志性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受资助学科领域快速拓展,新兴或弱势学科不断取得新突破,由原来的生命科学占绝对主导地位,发展成以生命科学为主,化学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管理科学等新兴或弱势学科共同发展局面,资助项目已涵盖学校83.3%的学院(所)。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自2006年获得第1项国家社科基金以来,每年均获资助。资助数增长快速,近5年共获资助12项,是前5年资助数的1.5倍;新兴学科逐渐成长,获资助学科由前5年的应用经济、管理和民族问题3个学科逐渐扩展为包括理论经济、语言学、社会学等在内的7个学科。

  会上,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旅游学院郭凌、文法学院窦存芳,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经济学院何思妤、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管理学院张社梅、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水利水电学院王莹,2016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林学院吴福忠,2015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获得者玉米研究所卢艳丽,引进高端人才(2014年重点项目获得者)水稻研究所王文明,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小麦研究所刘登才,2015年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者动物科技学院李学伟,长江学者(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动物营养研究所吴德做了精彩发言,感谢学校对科研的大力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也感谢院所和科技处及相关部门给予的支持和指导。他们分享了申请基金项目的经验,传真经授“干货”,让大家受益匪浅。他们不约而同的谈到,要申请成功项目,就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申报工作,早启动早谋划早布局,找准研究重点、创新点。要高度重视申请书的撰写,听取多方意见,反复修改,不断凝练。他们也希望多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学校国家基金项目数量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会议由朱庆主持。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