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四个月国家将集中送政策“礼包” 新兴产业迎大利好

05.09.2017  12:12

      接下来的4个月,国家有关部门将多举措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已经明确工作安排,包括加快实施重大工程、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等多项举措,力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其中,在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方面或更引人瞩目。这方面政策将强化对创新企业的政策倾斜,通过加大政府采购、推进相关应用示范、建立补贴制度等方式方法,加大对云计算、分享经济、大数据、空间技术应用、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作为深化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作为培育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支撑。”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多位专家学者向记者表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引领作用凸显,是发改委等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动因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3.1%,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个和6.2个百分点。工业 机器人 、民用 无人机新能源 汽车、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 太阳能 电池、光电子器件等新兴工业产品均保持了快速增长。

  发改委预计到今年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左右,到2020年占比达到1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家战略,需要财政金融予以必要的政策支持,为此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且重点是强化对创新企业的政策倾斜。

  记者了解到,上述政策在思路上,一方面是发挥好财政资金的牵引作用。即,通过加大政府采购、推进相关应用示范、建立补贴制度等方式方法,加大对云计算、分享经济、大数据、空间技术应用、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补齐薄弱环节短板,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另一方面,加大财政金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相关政策还将鼓励金融资本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成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好、回报率高,值得产业资本加大投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费志荣此前透露,国家发改委已经与开发银行、 建设银行 等开展了合作。下一步,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还将鼓励金融机构合法合规地采用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方式,进一步带动社会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关链接
  物联网憧憬万亿级产业空间,传感器将成“支点”!
  记者李兴彩编辑孙放
  “我们感谢共享单车,它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物联网和智能化的价值。”近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四届全球传感器高峰论坛暨中国物联网应用峰会上,有演讲嘉宾感慨道。而在中科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看来,物联网发展到现在,最大的瓶颈依然在两端,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而其中,传感器既是物联网最薄弱的环节又是发展空间最为可观的领域。

  叶甜春认为,近十年来,物联网都是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现在,物联网已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正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转向“全面的信息化时代”。其中,至少有七个方向大有可为:可穿戴&VR、车联网+智能驾驶、 机器人智能家居 、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有数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

  物联网数字化世界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信息化,即获取决策信息。对此,叶甜春认为,物联网发展到现在,最大的瓶颈依然在两端,即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由此,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成为关键点,而现有的传感器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我们需要一些体积更小、功能更综合的传感器。”有来自电力系统的参会人员对记者表示。对此,斯坦福大学材料系和电机系终身教授王善祥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往的传感器大多是电容传感器,不仅体积大、价格昂贵,不能完全满足需求,还被西门子等国外厂商所垄断。据悉,王善祥正在跟清华大学合作,研制巨磁阻传感器,不仅可同时完成电流、电压、功率测量,预计未来一到两年可实现产品化。

  仅在电力行业,对传感器的需求就非常可观。国际咨询机构Global Data预测,到2020年,中国输电线路总里程将超过159万公里。王善祥认为,作为全球直流电网领先者,中国电力系统可能需要上亿颗传感器。

  在叶甜春看来,传感器是物联网最薄弱的环节,其最大的需求还是在工业领域。叶甜春认为,传感器正在朝着四个趋势发展:一是进行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二是集成化、小型化与多功能;三是柔性化;四是智能化与网络化。而突破瓶颈的核心技术还是MEMS技术。

  此外,叶甜春认为,物联网安全需要提上日程、引起重视。随着物联网智能化的发展,隐私信息被泄露和侵犯成为一个问题,可能导致大量的网络暴力。叶甜春认为,应加强物联网安全,在对信息的控制和应用方面,需要重新进行伦理和法理衡量。

  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 “京沪干线”项目通过总技术验收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技术验证及应用示范项目技术验收评审会日前在该校举行,评审专家组听取项目建设情况和分系统验收情况,经质询和讨论认为项目已完成了预期的技术验证和应用示范任务,同意通过总技术验收。这意味着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已经具备开通条件。

  “京沪干线”项目2013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由中国科大作为项目建设主体,由安徽省、山东省投资建设并得到上海市、北京市的大力支持,经过42个月的艰苦努力,突破了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高速高效率单光子探测、可信中继传输和大规模量子网络管控等关键技术,于去年底完成全线贯通,搭建了连接北京、济南、合肥、上海的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

  同时,京沪干线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兴隆地面站的连接,全线密钥率大于5kbps,已形成星地一体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大大扩展了京沪干线应用能力。

  近期,欧美一些国家也提出广域量子通信网规划,而我国“京沪干线”通过总技术验收,意味着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已经具备开通条件,我国在量子技术的实用化和产业化方面继续走在世界前列。不久的将来,“京沪干线”将真正作为一条实用化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向金融、电力、广电、政务等各行业开放,为社会提供量子层面的安全服务。

(来源: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