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简阳晚白桃

23.10.2013  17:34

         简阳晚白桃是在50年代中期,由上海水蜜桃中熟种芽变而来。在抗日战争初期,我国著名果树专家章文才教授随金陵大学内迁入四川大学农学系,把上海水蜜桃从南京引入简阳市园艺场(简阳市园艺场原为川大农学系园艺实验站),最初定植在简阳市园艺场龙泉驿长松寺分场(柏合镇长积村)。在50年代中后期简阳市园艺场场长葛文斌从引进的材料中发现变异株系,并在60年代引回简阳市园艺总场(简阳东溪镇)作近一步观察分析,经多年观察发现该变异株具有晚熟特性,肉质白嫩,综合性质为优,取名晚白桃。龙泉、资中、乐至、内江、长宁、贵州等地引种栽植,表明简阳晚白桃丰产性、稳产性强,果大质优,遗传性状稳定,适应性广,抗旱耐瘠等特点。国内外专家多次到简阳进行鉴定,都认为该桃为优良晚熟桃品种,品质优于其他品种,是南方品种群珍稀晚熟品种,适宜规模化发展。   简阳晚白桃适应性极强,抗旱、耐瘠薄,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盛果期最高亩产2500kg,200g以上大果占总产量70-80%。其果实较大、整齐度高,平均果重250g以上,最大果重600g,果实香甜可口,软溶质,多汁化渣,风味浓郁。8月上中旬成熟,此时市场优质桃极少,竞争力强,以“早结、丰产、晚熟、果大、质优”著称。  1996年,简阳晚白桃获“四川优质果品“称号,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奖,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简阳晚白桃,并颁布实施《简阳晚白桃无公害体系标准》地方标准,四川省农业厅将其确定为全省水果主要推广品种之一。2006年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专业组评审并通过,简阳市被正式誉为“中国晚白桃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