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在成都挂牌

20.03.2015  13:00
核心提示:2014年,成都全市专利申请达64975件,居中西部城市第一;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0.3件;截至2014年,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突破14万件,继续保持中西部城市领先优势。此外,成都市软件及其他作品版权超过1万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38个,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成都,今日将迎来国家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的正式挂牌——3月19日,记者从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获悉,今年成都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重点推动实施知识产权“六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建成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知识产权强市。         四川中心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布局的6个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之一,也是在西部布局的唯一一个专利审查协作中心。目前四川中心设立了9个部门,专利审查领域覆盖机械、电学、通信、医药、光电和材料。截至年初,四川中心共有人员242名,预计到2018年完全建成正常运转后,四川中心将达到2000名专利审查员、120名管理人员的规模。         为什么“花落”成都?这源于成都市在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和转化运用上的不懈努力——作为在全国城市中第一个颁布《成都市专利保护与促进条例》的城市,成都先后出台50余个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地方法规和政策文件,2010年成都成为首个国家版权示范城市、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商标保护金奖”,2012年成都市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专利保险示范城市。         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全市专利申请达64975件,居中西部城市第一;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0.3件;截至2014年,全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突破14万件,继续保持中西部城市领先优势。此外,成都市软件及其他作品版权超过1万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38个,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         “知识产权工作对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在‘成都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成都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在知识产权的转化和运用上明显居于同类城市前列:目前,成都已培育科技企业3万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25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16家。         “在新常态下再出发,我们将巩固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基础,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重点推动实施知识产权‘6大工程’。”成都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局长唐华表示,知识产权“六大工程”包括领航工程、提质工程、运营工程、护航工程、治理工程和支撑工程,力争到2020年建成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知识产权强市。         今年,成都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将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都造”战略性新兴产品,全年支持拥有自主技术和知识产权、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品和重点新产品300个,培育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单个高新技术产品30个。同时,还将组织实施节能环保装备、移动安全支付等领域的科技应用示范项目,推动“成都造”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