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坚守耕地数量与质量双红线

31.12.2013  05:19

  昨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土部通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称,二次调查耕地数据比此前确定的18亿亩耕地数据多出2亿亩,这主要是由于调查标准、技术方法的改进和农村税费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使调查数据更加全面、客观、准确。但是,国土部也强调,全国耕地调查数据虽有所增加,但实有耕地还是那么多,必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都在强调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所以在不少地方,城市发展受到了限制。无论是政商,还是学界都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呼吁降低耕地红线,把部分耕地调整为建设用地,这样不仅可以适当降低房价,还能为新一轮城镇化改革提供拓展空间。这样的观点不能说毫无道理,但建议从未被采纳。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实现“十连增”。又加上刚刚公布的土地调查数据,我国耕地总量从18亿亩到20亿亩,数字上增长了11%。这两个“可喜”的数据也为上述观点增添了论据,那就是可以不改变坚持18亿亩耕地的红线,但是新增的2亿亩耕地可以作为他用。

  但是,这种建议还是误读了我国耕地数量,一旦放松对于耕地红线的控制,切开的口子一定会更严重地破坏现有耕地的规模和质量,造成新一轮的“圈地运动”,继而加剧城乡矛盾。所以,面对20亿亩耕地的新数字,我们依然需要保持冷静、理性,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半、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都是现实,所以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

  首先,18亿亩耕地到20亿亩耕地的“增长”是一个伪命题,因为那些耕地一直在,主要是标准和技术的变化才有了所谓的“增长”。也正由于总量的变化,我们原来的农作物单产数量也要相应调低,农业生产水平也没有原来估计的高。目前的耕地规模不能减少,最多在表述上把耕地红线从18亿亩调整为20亿亩,更关键的是确保原来18亿亩耕地对应的粮食生产能力。

  其次,除了技术和标准的变化,也确实存在“”耕地增长的情况,但数据上增加2亿亩耕地,丝毫不意味着增加11%的生产能力。比如用大量劳动或技术改造,把原来的不适合耕种的土地转化为耕地,但是这些新增耕地的土壤肥力并不一定让人乐观。此前,农业部对全国107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分析显示,近十多年我国基础地力贡献率下降了5%。这一数据背后,是长期对耕地过度索取的生产方式,尤其是过度依赖化肥提高肥力,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严重危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比土壤肥力下降更为令人担心的是土壤污染,它不仅严重危害粮食安全,也让20亿亩耕地打上折扣。环境保护部土壤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000万亩。之前更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地已超过3亿亩,占了我国耕地的1/6,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被重金属污染,经济损失达200亿元。问题更在于,我们并不完全掌握受污染土地的详细情况,之前市场上曾多次发生粮食被查出重金属超标的情况,这就在提醒有关部门,在数量规模的调查后,也需要对土地质量或污染状况进行更加全面的调查,并及早安排应对措施。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依然需要保证耕地不受侵犯,走资源节约之路,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同时,政府部门还要采取更多措施提高当下的农业生产水平,尤其是恢复土壤肥力,采取更加生态环保的方式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坚守耕地红线不仅仅是维持18亿亩的数量,也要维持这些耕地的质量红线,包括土壤肥力可持续、土壤污染的改善等。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