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以奖代补”项目助川企“变废为宝”

07.12.2014  20:44

  瓦斯抽采设备

  人民网成都12月7日电 (朱虹)近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美丽国土·天府行”活动走进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探寻当地煤炭企业在国家级“以奖代补”项目扶持下的进展情况。

  “自改变回采工艺,实施安全高效、瓦斯抽采等先进技术措施以来,公司采区回采率由72%提高到85%,提高了13%。提高采区回采率和矿井回采率,减少了资源损失,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威远县某煤业负责人说,工程实施以来的这几年多采出原煤16.1万吨,增加的收入17046万元。

   专项投入 变废为宝

  相关报道称,四川省煤矿井型小、瓦斯灾害较重、多为薄煤层或极薄煤层,如何解决小煤矿瓦斯抽采难题,将瓦斯抽采与利用相互促进,实现煤与瓦斯共采,既是煤矿瓦斯治理的迫切需要,也是煤矿企业循环发展、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通过内江市国土资源局配合争取了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1800万配套建成相关基础设施,有效投入后不仅提高瓦斯的抽采率,更带来了经济效益。”据机电副总钟建权介绍,目前,通过科技人员的多方面摸索和攻关,能在井下稳定地抽出瓦斯纯量每分钟7—10立方,保障供给2000KW发电机组发电,每天可发电25000-30000Kwh。

  钟建权告诉记者,瓦斯抽采系统建成综合利用发电投入运行,实现了国家对高瓦斯矿井“先抽后采”的决策,同时,解决了公司矿井总回巷瓦斯浓度时有超标的现象,使矿井原总回风巷瓦斯浓度由0.75%以上降至0.4%左右,达到了《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增大了矿井安全系数,确保了矿井正常安全生产。

  “瓦斯抽采发电综合系统变害为宝,主要体现在:保障了企业生产安全,同时配套机械开采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瓦斯发电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内江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尤其在经济效益方面来看,发电产生额外效益,不仅有效节省煤炭资源,减少有毒气体排放,而且环保。

   惠及民生 成效显著

  据了解,瓦斯发电部分2010年9月开工建设,2011年6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运行,2012年2月18日正式并网运行。目前瓦斯抽采系统工程已完成并取得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综合利用瓦斯发电部份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即2000KW装机运行生产,投产后环境监测验收已合格,完成与国家电网并网的相关手续。

  并且这一技术成就已为四川省市县安监、国土、经信委所瞩目,作为极薄煤层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一项有效技术措施的成功范例,它改写了极薄煤层不能抽放瓦斯和发电的历史。目前已有多家煤矿企业来内江参观学习。

  “现在装机2000KW机组运行后每天可发电25000-30000Kwh,能满足公司60%的用电量,同时发电锅炉余热利用蒸气用于员工暧衣洗澡,取消原来的2吨燃煤锅炉。发电和余热的利用为公司年节约标煤6804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6440T/年。”钟建权表示,从直接的经济效益来算,每个月就可节约了40万块钱。抽出后用于发电既节约了不可再生的资源,又保护了大气环境,实现了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决策。

  第二期工程实施后,发电量不仅可以满足企业自用,成为热水供暖改善民生的福利项目。更为重要的是,富余的电还可上国家电网为社会贡献力量。

  链接:

  所谓“以奖代补”工程,即节约与综合利用—极薄煤层机械化采煤提高矿井回采率和利用井下瓦斯发电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