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国资国企改革新路——全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会议侧记

20.03.2015  09:00
  3月19日,羊年正月的最后一天。

  成都西郊金牛宾馆,2015年第一个关于改革的高规格会议——全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会议在此举行。不少与会者都感叹:这是十多年来我省第一次召开如此高规格国资国企改革专题会议。

  作为国企改革的先行者之一,去年四川在全国较早出台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路线图”。从蓝图到现实再到惠及社会的改革成果,四川国资国企改革必须“下深水”、“啃硬骨头”。做大做强国有经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省国资委主任刘国强看到了责任:“国有经济既要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更要在推进‘两个跨越’中作更大贡献,这离不开改革。”一天的会议很紧凑,分组讨论就有半天。“明晰了方向、突出了重点、摆出了路径、鼓足了干劲。”省能投集团董事长郭勇言语间透出兴奋。

  改革的时机稍纵即逝,改革的使命重过千钧。四川如何闯出国资国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新路?

   “不改,就离死不远了

  会议通报指出,去年,全省地方国有企业上缴税费365亿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上缴税费6.36元,是私营企业的2.1倍、外资企业的2倍。“国企有在全省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巨大潜力。”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翟刚认为,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国资国企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面临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国资国企是巨大的存量资源,也是转型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尤其是在‘走出去’方面,国资国企发挥能量,将给川军‘走出去’添上重重的砝码。”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如是说。“不改,就离死不远了。”川煤集团董事长景宏年称,责任很重,压力很大。

  面对家电行业发生的颠覆性变化,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有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诺基亚可以死,摩托罗拉可以死,长虹如果不改革,也只有死路一条。”“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的路不好走,但必须走、必须改”……会场上,铿锵的话语背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共识在凝聚,也迅速转化为行动。步出会场,郭勇打了个电话:“明天上午9点开集团党委扩大会,把精神传达下去。

   改革激发活力,抓住难得机遇

  “不改革就不能激发国企的活力。”川商集团董事长代平从川商集团坚持改革的发展经历中得出结论。

  如何通过改革,激发国企活力是会上的焦点。

  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不够市场化是国企普遍面临的问题。”泸州老窖集团公司总裁张良介绍,身处完全竞争的白酒行业,集团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去行政化改革,焕发了新活力。“国企要有活力,关键是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董事长王彬透露,今年将建立完善职业经理人绩效考核体系,“专业的外贸人才十分难得,我们希望能够在三级公司探索职工持股,以此留住人才。

  改革要抓住机遇。

  “目前集团在20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我们希望5年后,在海外有20亿元的营收规模。”华西集团董事长陈贵林认为,当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想的提出,给了华西拓展国际市场的巨大机遇。

  不只“一带一路”,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成都新机场等发展机遇都在会上被屡次提及。“当前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环境很好,这些机遇则更为改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代平如是说。

   汇聚合力,不做“旁观者

  小组讨论上,锦弘集团总经理兰蓉记和川旅集团董事长曹兰剑相邻而坐。“我们希望能够尽快推进两家集团的整合重组。”虽然发言一前一后,两人却表达了同样的心声。“加快推进改革,不仅需要企业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更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郭勇提出,国企负责人这个舵手作用固然重要,但是外部环境是舵手平稳开大船的重要条件。

  国资国企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省国资委提出,将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不少来自政府部门的代表也提出,将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从政府层面就给予积极响应,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政策支撑。“国资国企改革,我们不是旁观者。”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冬生的话掷地有声。

  “同省国资委一起做好人员管理,将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戴允康在会上思虑起了下一步工作。

  省人社厅厅长王建军提出,将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协助国企扎实推进改革。

  省工商局局长万鹏龙提出,将从企业注册登记、工商变更严格把关,防止国资流失。

  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省国资委牵头协调和监督管理、省直部门强化大局和服务意识……谈认识、谈举措,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合力在汇聚。(记者 董世梅 栾晓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