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精神深度解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07.07.2017  20:38

7月7日,《四川日报》第5版“深度解读”专栏刊登了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徐进同志署名文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现全文转载。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徐  进

 

核心提示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将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总结过去五年发展成就时指出,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4.5万亿元、所有者权益达1.5万亿元,均增长120%以上。在安排部署未来工作时,强调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我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并立足推进“两个跨越”、建设经济强省的宏伟目标和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对推进我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指明了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着力重点和实现路径,是新时期抓好我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省委、省政府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四川实际,是完全正确的;国有企业是推动四川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力量。

●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增强国有企业内在发展活力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必须正视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关键在狠抓落实。要在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中,勇当全省“两个跨越”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要围绕治蜀兴川总体战略,落实国有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大力实施“1335”发展战略。

一个导向: 以省属国有资本引领、撬动各类资本,构建全省“大资本”格局,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

三大布局: 优化国有资本的空间、产业和企业三大布局。

三大举措: 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攻坚、科学监管三大举措。

五大目标: 实现国资布局结构日臻优化、国资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国有骨干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企改革取得突出成效、国资监管体制更加健全五大目标。

 

国资国企改革成为治蜀兴川总体方略实施的突出亮点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任务,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迫切需要。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在认识上进一步深化、力度上进一步加大,坚定不移把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国资国企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摆在全省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一系列开创性、突破性政策举措,打出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组合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四川省情的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路子,走在了全国前列。

四川国资国企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突出特点:一是始终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确保了国资国企改革有力有序、积极稳妥推进。二是始终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重点、破难点,引领带动国资国企改革纵深推进、落地见效。着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三项制度改革;以重组整合和转型发展为重点,推进国资布局不断优化、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深入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壮大;以推进职能转变为主线,强化国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三是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16年底,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6.6万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5年连跨三个万亿元大关;所有者权益2.4万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实现营业收入1.3万亿元,实现利润447亿元。

实践充分证明,省委、省政府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四川实际,是完全正确的;国有企业是推动四川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力量。这也进一步坚定了全省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坚定不移把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发挥国有企业功能作用,更好服务治蜀兴川总体部署的需要。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以来,我省国有企业在落实“三大发展战略”,稳定增长、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节能环保和产业扶贫、抗震救灾等方面发挥了引领带动和骨干中坚作用,成为省委、省政府实现政策意图和宏观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省国有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近40%,从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约45%,国有企业上交税费占全省税收收入约45%,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实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需要国有企业加快做强做优做大,这也是国有企业发挥更大作用的基本前提。但目前我省国有资本布局在基础性产业和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少,分布领域过宽过散、产业集中度低,缺乏具有影响力、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与全省事业发展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必须深刻领会治蜀兴川总体部署对国企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培育打造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在治蜀兴川中更好发挥国资国企的引领带动作用。

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更好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的需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省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市场环境看,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将加快完善,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未来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有企业必须与其他市场主体一道公开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从开放环境看,随着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我省国有企业直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参与竞争将会成为常态。但目前我省仍有相当部分国有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能力还不强。比如,有的企业行政化管理倾向明显,仍然存在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现象;有的企业高管选配还是简单套用党政干部的方式,官本位思想仍比较严重。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才能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化、国际化竞争环境。

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增强国有企业内在发展活力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国有企业机制性和管理性问题依然很多,如有的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没有实现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有的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不彻底,冗员过多、“人浮于事”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有的企业管理混乱,管理层级多、法人链条长、管理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国有企业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国有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围绕治蜀兴川总体战略,科学确立新的目标任务

 

当前,国资国企已经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关键期。要围绕治蜀兴川总体战略,落实国有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大力实施以“一个导向、三大布局、三大举措、五大目标”为核心的“1335”发展战略,即:以省属国有资本引领、撬动各类资本,构建全省“大资本”格局,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优化国有资本的空间、产业和企业三大布局;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攻坚、科学监管三大举措;实现国资布局结构日臻优化、国资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国有骨干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企改革取得突出成效、国资监管体制更加健全五大目标,引领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两个跨越”、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具体目标如下:

——国资总量规模持续增长,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进一步增长,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与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到2020年,力争省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万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4000亿元,利润总额突破100亿元;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提高到30%。

——国资布局结构日臻优化,国资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进一步向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以及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和优势企业集中。其中,到2020年,力争90%以上省属国有资本集中在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础产业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

——国有骨干企业做强做优,国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到2020年,省属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的企业3户,培育世界500强后备企业1—2户。实施优秀人才培育工程,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

——国企改革取得突出成效,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建设全面完成;完成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二三级国有企业原则上均实行股权多元化。资产证券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到2020年,资产证券化率达到30%以上。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国资监管体制更加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进一步增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基本到位,国有企业监督检查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切实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

 

以党代会精神为引领,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省党代会闭幕不久,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深入四川发展、川投集团等国有企业调研,出席全省国资国企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并作重要讲话,既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四川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做到中央精神和四川省情“两个结合”,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着力在国企转型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国资监管、加强国企党建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勇当推进四川“两个跨越”排头兵。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抓落实、求突破。

一是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为重要抓手,在推进国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任务。要落实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促进国有资本结构调整、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要大力实施省属国有资本“十三五”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促进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要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四川发展、川投、铁投、交投、能投、川航、华西、川商投、川旅投、长虹、五粮液等重点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打造一批资产规模过千亿乃至万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要抢抓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和新一轮技术革命机遇,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不断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要紧紧围绕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战略,抓住我省加快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全力提升国有企业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要狠抓重大项目投资,持续开展“成本管控、效益否决”行动,强化风险管控,坚决打好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要认真落实我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实施方案,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对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要求和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坚决实施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

二是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任务,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上实现新突破。 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大量实践表明,构建起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可以较好地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成本问题,是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科学决策和经营发展水平的关键,是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制度基石。要大力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力,完善董事会考核评价和运行机制。要继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加快现有经理层人员市场化身份转换,健全市场化选聘经理层的退出机制,真正建立起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经营机制。要建立完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要突破口,在激发国企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改革任务,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我省二级企业混合所有制占比已达5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要求,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要加快推进能投、川航、华西、川商投、富润公司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工作,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形成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把资产证券化作为实现混合所有制的重要途径,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基本思路,分类分阶段、滚动培育、批次推进国有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挂牌上市。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要坚持依法依规、保护各种所有制产权,严格决策程序,确保公开透明,防止利益输送和国有资产流失。

四是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在转变国资监管职能上实现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改革要先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一条不做好,国有企业其他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要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依法依规建立和完善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监管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提出了加强国资监管的核心目的和工作重点,为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研究制定职能转变方案,推动国资监管从理念到方式、手段的全方位深度改革,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要牢牢把握“放管结合”这条主线,既落实“”的要求,突出管资本的重点职能,加强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落实“”的要求,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开搞活企业。要坚持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将强化出资人监管与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相结合、将精简监管事项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将落实保值增值责任与搞活企业相结合,坚持责任和权力相匹配、相统一,切实担负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命责任。要全面提升监管实效,加强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监督,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推进分类监管、依法监管和信息化监管,不断提高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是以加强国企党建为根本保证,在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上实现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和“”,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没有特殊、没有例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国企党建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不断得到新的加强。要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严格按照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求,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强化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推动党建工作从“软指标”变成“硬约束”。要进一步落实“四同步”“四对接”,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要从严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起来,加快建设高素质的国企领导人员队伍。要坚决有力抓好反腐倡廉工作,严格执行《条例》和《准则》等党规党纪规定,切实抓好系统化防治腐败工作,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深化拓展三项整改“回头看”,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改革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