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国企不能借道混合所有制“甩包袱”

20.05.2014  09:32

中石油、国家电网等垄断行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推进中,但作为接盘方的民营经济对这场国企改革“盛宴”有些冷静。观察人士指出,民营资本观望的原因在于,他们意图甄别国企放开的资产是“肥肉”还是“鸡肋”。

国企改革成功的基础是国有企业应拿出优质资产吸引民资,让民资在运营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资金保值增值。在打破垄断的过程中,在公平规则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避免利益输送。

众所周知,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在行政保护、行业壁垒的条件下,存在很大的盈利空间,对民营资本的进入和利益再分配有着天然的排斥。

一个明显例子是,最近国网将分类开放四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其中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动汽车充换电实行市场开放,抽水蓄能电站、调峰调频储能项目则实行投资开放,而“钱景”较好的直流特高压虽曾被考虑,但最终未能进入开放名单。这种开放方式,显然容易被外界认为有国有企业在“甩包袱”的嫌疑,将盈利能力较低、风险较大的行业率先剥离出来。

而民营资本惧怕的是,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成为国企“甩包袱”的接盘者,让民营资本为国有企业“打长工”。一位民营企业家表示,按照这样的思路和目标,就算民营资本等其他所有制资本愿意参与,最终也活不下去,也会变成一种摆设。

所以,为提高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兴趣和信心,不仅应拿出国有企业的优质资产,而且应为民营资本建立起一条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渠道,让民营资本可以有效进入公司管理层,并对公司治理及经营发展具有一定话语权。经济学家厉以宁理解混合所有制的要义是,在混合所有制建立过程中推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实现现代企业制度。

民营资本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部分,遵循严格的财务硬约束。国有资本除在少数关键领域需保持独资和绝对控股外,应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或只保留参股权,由此带动民营资本发挥更大作用。

另外,如何才能让国有企业将优质资产与民营资本分享?

首先,不能对民资进入国有企业设置门槛,必须消除弹簧门和玻璃门。比如中石化提出将销售板块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出售销售板块30%的股权向民资开放,但真正能符合资金门槛的民营资本为数不多。由于金额巨大,可能会是产业投资基金之类的来接手,民营企业很难操作,最多是有可能参股做小股东。所以,是真正让利于民,还是“作秀”,也成为考察混合所有制发展的风向标。

其次,应设立一个公平透明的产权交易平台,让国有资产可以公平定价。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让更多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能够在资本市场进行。另一方面,从目前公布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看,更多未上市国有资产将放到产权交易所挂牌,由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这样的操作方式有利于相关资产的合理定价和堵住资产流失。

最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多方主体的相互制衡,能够规范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流程、步骤、手段和途径,做到公开、透明、有法可依。例如,在改革过程中,股份比例怎样确定、股权怎样定价和交易、员工是否持股和怎样持股均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操作。(记者 张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