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园一体”助农增收 金鼓村农民年均纯收入达1.5万元

11.02.2014  20:04

(通讯员 莫子君)2月9日,笔者走进四川阆中沙溪街道办事处金鼓村,这个有着1000多人的村庄静得出奇,而且未见一个闲人,人都哪去了?

 

村民都忙着挣钱去了。”办事处书记刘波一语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沿着新建的18公里环山水泥路,来到金鼓山,但见阆中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内,300多个蔬菜大棚,白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还有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市级机关干部劳动体验园,这些园区内的“农业工人”都是本地农民,月工资1500至3000元不等。

 

金鼓村现有25家农家乐,其中有8家星级农家乐,再加之现代农业园区,现全村已有600多农民在农家乐和产业园打工,该村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5万元,成为全市的“首富村”。

 

金鼓村是省委组织部“挂包帮”联系点,为了使“挂包帮”活动让老百姓得实惠,使帮扶对象增强造血功能,省委组织部和沙溪办事处一道通过深入调研论证后,制定了“133帮扶工程”(帮助帮扶对象找到1个增收致富目标;帮技术、帮解难、帮增收3大措施;至少使帮扶对象掌握1门实用技术,解决帮扶户1个实际问题和拓宽1条增收路子),力争达到人平年增收2000元,三年实现人均纯收入1万元的目标,从单一的资金帮扶向帮技术、帮解难、帮增收转变,从而使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激发了村民响应热情。随同笔者采访的沙溪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启勘说:“省委组织部和沙溪办事处为‘133帮扶工程’建立和完善了《帮扶台账》,要求帮扶干部加强与帮扶对象的联系,摸清基本情况,明确帮扶具体思路,制定帮扶具体措施,形成帮扶具体规划和年度增收具体目标,还要深入帮扶农户家中访贫问苦,每年不少于3次,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帮助引进能带动发展的项目,并由帮扶户根据每年的帮扶工作情况对帮扶干部进行综合评定,还及时通报考评结果。这样的‘挂包帮’工作,确实使贫困户在3年内普遍实现了人平纯收入过万元!

 

自2010年4月金鼓村被确定为省委组织部“挂包帮”联系点以来,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着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近3年时间把金鼓村建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园”、“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园”、“新农村建设示范园”、“机关干部生产劳动体验园”、“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园”等“五园一体”的示范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新建村道水泥路8条18.5公里、桥梁2座,新建水泥生产便道20公里,整治维修山坪塘5口,建蓄水池45口,维修水渠4500米,新建集中供水站1处,安装自来水、天然气管线、铺设管网18.5万米,整改更新了电力线路,集中成片整理土地800亩。沙溪党工委书记刘波说:“由于基础设施的改善,现在的金鼓村主导产业优势凸显,乡村旅游加快发展,人居环境全部改善,打造了一个村民健身娱乐休闲中心,建设成‘乡村旅游示范区’,有农家乐25家,其中星级农家乐8家,金鼓村已申报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全村的贫困户现全部脱贫致富,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

 

党的阳光照金鼓,金鼓响来群山舞,两年胜过二十载,富民惠民落实处”,这是金鼓村的老百姓自编自演的感恩民谣,也是省委、省政府开展“挂包帮”活动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