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各级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推进群团工作转型

26.12.2013  13:57

 

群团工作是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群团及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四川各级群团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着力创新群团工作体制,构建“大群团”工作格局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四川群团组织加快自身转型发展,整合各方力量,拓宽工作领域,延伸工作手臂,做到资源联用、项目联建、品牌联创,努力构建“大群团”工作格局。 一是强化统筹意识。 坚持群团部门“大整合”、群团工作“一盘棋”的工作理念,针对职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等各类群体,有效整合群团人力、政策、项目等资源,充分发挥集聚放大效应,认真做好关爱服务、真情帮扶工作,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着手研究制定有关四川群团组织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群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使群团工作联动实现规范化、程序化、长效化。四川省政府及省级群团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既开辟了一条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渠道,又为群团组织从源头维护所联系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省级层面的联席会议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运作,并逐步向市(州)一级延伸。 二是搭建工作平台。 注重突破传统思维、打破部门界限,有效利用群团组织在密切联系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惠民帮扶中心,同时大力推进惠民帮扶中心向乡镇(街道)、社区、企业延伸,搭建了群团组织在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工作平台。目前,全省已建21个市级惠民帮扶中心、165个县级惠民帮扶中心、934个乡镇(街道)惠民帮扶工作站、1675个社区惠民帮扶工作点,5年共接待群众近1000万人(次),救助困难群众300多万人(次),救助金额16.5亿元,惠民帮扶中心已成为党委的民意中心、政府的帮扶平台、群团服务大局和服务民生的重要阵地和窗口。 三是形成工作联动。 不断创新群团组织联动模式,坚持发挥群团特色和协调互补有机结合,做实“暖冬帮扶行动”、“爱心圆梦就业促进行动”、“金秋助学活动”等联动维权、联动帮扶、联动促进就业创业等群团联动工作品牌。其中,仅工青妇联合开展的“暖冬大行动”筹资4.4亿元,帮扶地震灾区受灾群众69万人(次)。2012年工青妇残共同发起“情暖彝乡、关爱未来”行动,首期募资2000万元帮扶凉山州特殊困难儿童。

着力创新群团工作方式,构建“社会化”工作模式

四川省群团组织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大胆实践,调整适应、改革创新,积极创新群团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构建“社会化”工作模式。 一是组织方式社会化。 面对群团工作环境、工作对象日益复杂化和社会组织多元化迅猛发展的形势,群团自身的代表性、凝聚力、认可度和竞争力已受到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要积极扩大组织覆盖面,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中去。这就要求群团组织要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努力提高覆盖面。四川省群团组织主动适应新形势,着力改变传统组织方式,建立社会化组织网络,在抓好党群共建,巩固原有组织基础上,努力发展社会化、群众性、开放式的群团组织。省总工会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和职工群众需求,在全国工会系统首家开通工会法律援助微博,跻身全国党政机构微博百强。团省委在广东、北京等27个省(市)建立驻外团组织4225个,服务务工青年170余万人。 二是活动形式社会化。 新时期新形势下,群团既无法完全沿用传统的方式开展活动,也难以靠一己之力独自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四川群团组织有效承接党政赋予的资源手段,积极借助社会力量,采取党政、企业、社会多元的方式开展活动,努力构建社会化工作格局。2013年群团参与的困难职工帮扶、金秋助学、残疾人救助等29项民生项目已纳入省“十大民生工程”,仅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人工耳蜗助听救助等民生项目就筹集资金3.3亿元,使44.6万残疾人受益。四川省总工会与23个省(区、市)、133个市(州)和162个县(市、区)创新建立省际(城际)农民工联动维权机制,处理省内外跨区域联动维权案件1790多件,追讨工资及工伤赔偿金7亿元。 三是资源整合社会化。 资源整合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是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四川群团组织加大外延型整合,积极探索多样化项目承接方式、培育多元化项目承接主体,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各方资源,有效推进困难职工帮扶、留守学生关爱、“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等工作,以项目化方式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实效。四川省总工会及时反映职业病防治、健康体检等职工诉求,省政府拨款2.03亿元在成都、自贡、攀枝花、达州修建4家职业病防治医院,并安排专项资金1.8亿元,对全省60万职工(环卫工人、困难职工及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四川省妇联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财政贴息妇女小额贷款发放工作,两年累计发放贷款79.9亿元,帮扶和带动了48.4万妇女创业就业。

着力创新群团协同机制,构建“枢纽型”工作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实现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省群团组织着力把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进一步发挥枢纽作用,激发群众主体意识,引导所联系群众与其他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一是创新参与理念。 正确的理念是社会治理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治理是系统工程,必须用开放的思维、市场的方式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治理问题。全省群团组织着眼于增加社会活力、调动社会积极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注重思想引导,加强行为引导,重视舆论引导,切实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倾听不同的利益诉求,努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是拓展参与领域。 注重源头参与,健全工资集体协商等议事制度,及时反映所联系群众的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助推基层民主建设。四川省总工会撰写的《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调研报告,被全国人大修改《劳动合同法》采纳;大力推进企业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全省签订工资集体合同8.4万份,覆盖企业22.4万家、职工949.6万人,2012-2013年职工平均工资增幅连续两年超过全省GDP增幅。发挥群团组织的群众性优势,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推动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团省委招募志愿者18万人,有序开展了应急救援、物资转运、心理抚慰等志愿服务178万人(次);创新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应急志愿服务体系,组建了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参与了云南姚安、青海玉树等地的应急救援,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三是深化参与举措。 全省群团组织积极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挑战,勇于尝试、大胆探索,协同社会组织依法、有序、有效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群团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灾区社会管理服务“雅安模式”。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以群团部门为主的省抗震救灾社会管理服务组,抽派群团干部在芦山、宝兴、天全等8个县(区)建立了17个社会管理服务站,搭建了全国首个灾害应对社会管理服务专门平台——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设立组织报备、志愿需求、项目申报、行动协调4个工作窗口,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协同机制体制,实现了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依法管理、信息发布、项目规划、工作对接和服务支持中的全方位协同,促进灾区社会治理从应急向常态、短期需要向长期可持续发展、碎片化向制度化转变,不断提升了灾区社会治理水平。目前通过中心平台累计签约心理抚慰、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等社会公益项目530个,资金12亿多元,总投资1.2亿元的抗震救灾社会管理服务已纳入了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