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省委调查:少数大学生对网络负面舆论认识不足

12.11.2013  10:36

  面对网络谣言 大学生总体上不跟风

  团省委针对全省高校骨干学生进行思想状况问卷调查,调查组认为——

  为什么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家觉得枯燥无味?为何寓教于活动大家记忆深刻?11月11日,由团省委针对全省高校骨干学生进行的一项思想状况问卷调查显示,积极、健康、向上,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但在新媒体风起云涌的今天,大学生还渴求形式更加创新的思想政治引导。 □本报记者 钟振宇思想主流健康,胸怀远大理想

  近日,由团省委、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四期“四川省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暨“第二期藏区‘9+3’学生骨干培训班”在成都举行。参加培训的是我省各大高校的学生会负责人等优秀青年。利用这次集中培训的机会,团省委对这批学员开展了一次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

  对我省百所高校骨干青年的调查发现,大学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占65%,创业的占19%;“有长远理想、且信念坚定”的占34%。

  高校骨干青年中,在“实现理想最大障碍”单选项中,认为是“个人能力不足”的占41%,认为是“家庭条件制约”的仅13%,认同“拼爹”的比例非常小。“调研显示,我省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胸怀远大理想,自立自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调研组成员对此表示欣慰。普通思政课要提升吸引力

  调研组成员指出,正因为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眼界开阔,不少调查对象认为,现有的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性太强,效果不佳。

  对此,四川大学学生会负责人建议,加大互动学习力度,以学生兴趣作为着力点,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四川管理职业学院学生会负责人感同身受,“包括公开课在内,我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几种,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每周在校内播放的经典电影这种‘精神食粮’。”“思想教育一定要杜绝形式主义。”阿坝师范专科学校的同学建议,采取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最好,比如回顾党的的历史,可以结合“红歌会”、“红军长征故事”等内容,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热衷新媒体,思辨能力还需提高

  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骨干在获取资讯的10类渠道选择中,比例最大的是微博和微信,占31%,其次是手机新闻客户端,占21%,二者相加超过50%。此外,他们平日谈论最多的社会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占56%。平常不关心政治话题的人只有7%。

  通过新媒体来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也成为一些学生的共识。一所高校学生会负责人在问卷中表示,“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最好的方式是邀请互联网上深受大家欢迎的‘意见领袖’作讲座。

  调研组成员认为,学生们总体上对网络谣言能做到不跟风,能积极思考辨别,但对个别信息真假难辨,将信将疑。少数学生对网络、微博、微信中负面舆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学生会与会负责人认为,净化网络环境是长期的过程,主要依靠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四川管理职业学院学生会负责人表示,“净化网络环境迫在眉睫,面对海量的信息,青年人应当有正确的判断能力。

  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针对全省大中小学校开展一次大范围的思想状况调研,为完善青年思想引导工作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