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致贫”顽症,如何破解?

16.09.2015  09:02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后,全省吹响了扶贫攻坚的号角。广大政协委员在参与省政协组织开展的“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中发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各地扶贫攻坚中的“顽症”。

  8月下旬,记者在阿坝州采访时发现,大骨节病就是当地群众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以阿坝县为例,2007年当地开展第二轮大骨节病病情普查情况显示,全县共有大骨节病患者9758人,平均患病率为20.54%,而这些患者中的绝大多数都处于贫困线以下。不仅如此,从全省统计数据来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也都很高。在绵阳市16.88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疾病致贫占57%。如何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记者连线了相关省政协委员。

  连线委员——

  雷武岷(省政协委员、攀枝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很多家庭原本不贫困,若一旦发生重大疾病,高昂的医疗费用难以承担,就会使整个家庭陷入贫困状态。而对于本身就贫困的家庭,遇上重大疾病则是雪上加霜。对此,在扶贫攻坚中需要解决的是贫困群众遇上重大疾病怎么办的问题。从当前正在实施的“新农合”政策来看,群众虽然能够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但相比整个医疗费用而言,往往是微乎其微。因此,各地应积极探索、创新专门针对贫困群众的医疗保障制度,更多地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真正从制度上保障他们看得起病。

  此外,提升医疗卫生意识也是解决因病致贫问题的重要举措。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医疗卫生意识仍很薄弱。一些本可早发现、早治疗的疾病,由于意识不到位,致使“小病”拖成“大病”,最终因病致贫。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知识宣传,让广大群众意识到医疗卫生的重要性,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医务人员进村入户对贫困群众进行体检。

  对于一些地区因为地形、气候原因导致区域性疾病发生的现象,我认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易地搬迁、移民安置。当然,在移民安置过程中,需要保障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地方探索——

  面对重大疾病,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得不少家庭致贫、返贫甚至放弃治疗。对于这一问题,汶川县政协在今年6月召开专题协商议政会,就“关于大病救助不足部分单独设立救助基金”进行协商建言。

  汶川县政协在协商中提出,在已有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上,应该设立大病救助基金,以此解决贫困群众“看病贵”问题。在救助基金的来源上,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由政府主导纳入年初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一定比例,同时积极引导社会、企业等组织参与进来。针对救助基金的使用,一定要严格设置救助人员条件。实施过程中,应层层审核把关,确定救助对象身份,保证资金使用的公平公正。对于资金账户的管理,应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明确工作原则、操作流程、运行模式、监管机制等,真正确保救助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此次会议召开后,汶川县政协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协商报告,得到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可。目前,该县相关部门正着手研究设立大病救助基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