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回头帮”“回头看” 避免脱贫后返贫巩固脱贫成果

24.07.2017  14:04

 

        □唐富勇 记者 刘佳
    2014年,仪陇县新政镇金鸡山村蔡碧秀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底,我家的人平收入高于国家贫困线,顺利实现退出。几年下来,因为我长期生病,加上家庭条件差,现在石头墙的房子开裂了,成了危房,下雨天进屋是一脚泥。”蔡碧秀近日告诉记者说。
    仪陇县新政镇金鸡山村在今年5月底开始“回头看”“回头帮”工作。金鸡山村村主任李伟军介绍,蔡碧秀就属于这次“回头看”对象之一。蔡碧秀目前享受了C级危房改造政策,房子已进行了整修,将来蔡碧秀还能享受到医疗、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扶持。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今年7月底前,全省范围内将对照2016年脱贫标准,对2014年至2016年已脱贫的35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退出的贫困村、摘帽的贫困县完成“回头看”核查,将脱贫不稳定的对象纳入2017年帮扶计划,制定“回头帮”措施。目前,“回头看”核查工作已接近尾声。
回头看”“回头帮”实现稳定脱贫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下发《关于扎实开展脱贫攻坚 “回头看”“回头帮”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回头看”主要是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重点核查3方面内容,即已脱贫人口是否稳定巩固实现“一超六有”、已退出贫困村是否稳定巩固实现“一低五有”、已摘帽贫困县是否稳定巩固实现“一低三有”。
    “回头看”由市县两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到县进村入户核查甄别并建立台账,列出“回头帮”清单,并按“缺啥补啥”原则及时对标补短。对人均纯收入未达标的,通过发展产业、外出务工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对因贫辍学的,做到应助尽助;对患重大疾病的,及时纳入大病救助机制,解决住院医疗费用;对住房安全不达标的,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各地还将充分发挥“四项基金”作用,推动措施落地,做好后续帮扶,对已脱贫人口、已退出贫困村从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低保救助等方面继续给与支持。
    “‘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就是为了避免农户脱贫后返贫,同时巩固贫困村的脱贫成果。”金鸡山村村支书李兴炬表示。
    “我们要求全县党员干部时刻保持不胜不休的精神,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把脱贫工作做到更细更实。”开江县县委书记罗建说。6月12日起,开江已对辖区内2014年至2016年已脱贫户9816户29309人的稳定脱贫情况,对2016年已退出12个贫困村集中开展“回头看”工作,全面查找已退出贫困村中未达标村和未达标项,以及脱贫户中未达标户和未达标项;实现全覆盖甄别核查,列出各村(社区)详细“补短清单”,要求统一在11月15日前完成定点“回头帮”工作。
回头看”“回头帮”将定期开展
    在抓好年度脱贫任务的基础上,我省“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将定期开展。具体来看,将分“三步走”,今年7月底前,全省范围内将完成对2014年至2016年已脱贫对象和退出的贫困村摘帽的贫困县“回头看”“回头帮”;2017年至2019年每年12月底前,对照当年脱贫标准,对之前已脱贫人口、退出贫困村、摘帽贫困县开展“回头看”核查、制定“回头帮”措施;2020年6月底前,对照2020年脱贫标准扎实开展 “回头看”“回头帮”,确保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501个贫困村、88个贫困县实现稳定脱贫。
    达州市通川区脱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落实《通知》要求,通川区脱贫办近期还印发了《达州市通川区稳定脱贫 “回头看”“回头帮”工作方案》,对定期开展 “回头看”“回头帮”工作进行了细化。其中,对2017年至2019年已脱贫对象开展 “回头看”“回头帮”,核查甄别在当年11月5日前完成,补短清单在当年11月10日前完成,同时定向发出“点球”开展“回头帮”。2020年对全区所有脱贫对象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核查甄别在6月8日前完成,补短清单在6月15日前完成,同时定向发出“点球”开展“回头帮”。
    为确保 “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取得实效,《通知》明确,通过压实责任、强化巡查回访、严格考核评价等手段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记者从开江县脱贫办获悉,为扎实推进“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开江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深入各乡镇贫困村进行随机督查,同时还成立了以县级领导为组长的专项督查组,对所有乡镇开展定期随机抽查,确保脱贫工作做细做实。自6月起,该县组织全县乡镇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及农技员多次开展“回头看”“回头帮”集中业务培训,并以视频会议直播的形式覆盖到村(社区)。

我省上半年脱贫攻坚成绩出炉
  16个计划摘帽县“一低三有”达标率均在80.农业厅
我省上半年脱贫攻坚成绩出炉
      16个计划摘帽县“一低三有”达标率均在80.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