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四问高雄气爆惨剧:出现险兆为何不撤人

02.08.2014  06:44
昨日,高雄,发生气体爆炸的街道现场。新华社发 昨日,遇难者亲属悲伤痛哭。

  专家表示,事故是石化管道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的,相关企业维护不力、当地政府应变不力可能是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1 到底谁的丙烯惹大祸?

  政府指向李长荣化工

  高雄市环保局长陈金德昨晚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表示,高雄气爆泄漏的气体是丙烯,出问题管线是来自华运仓储输送丙烯给李长荣化工的管线。

  他说,高雄当地输送丙烯有3条管线,其中2条当时未输送丙烯,唯一一条输送丙烯的是华运仓储输往李长荣化工。他表示,调查显示,李长荣化工7月31日晚8时丙烯输送时出现压力异常,也就是管线出现气体外泄,单是7月31日晚8时至9时,丙烯外泄3.77公吨,李长荣化工直到当晚11时40分才关闭管线。

  陈金德表示,李长荣化工得知管线气体外泄时,应立刻通报相关单位,但李长荣化工未通报,自行关闭管线。

  但李长荣化工方面则强调,气爆地点与公司地下管线距离约在10公尺左右,且1日凌晨4时已配合高雄市政府消防局进行现场勘查,初步了解荣化地下管线外观尚属完整。此外,荣化管线为4吋管,而已爆裂的管线推估为8吋管,并非荣化的管线。据人民网

  又讯 丙烯是石化领域基本原料之一。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气体,非常容易燃烧。美国雪佛龙公司中国区安全总监栾兴华表示,丙烯一般用于工业生产,用于生产多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生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精细化学品等,民众日常生活中较少接触。栾兴华说,在密闭的空间里,可燃气体聚集到一定浓度再爆炸,瞬间急速膨胀的力量惊人。在视频中可以看到,爆炸产生的气浪呈放射状扩散,这表明泄漏的丙烯聚集在地下管道中,并沿着管道扩散。据新华社电

   2 出现险兆为何不撤人?

  市政府称不知地下状况

  据高雄市政府介绍,7月31日20时46分,高雄市政府消防局就接获民众报告称前镇区凯旋三路与二圣路交叉口出现大范围疑似瓦斯泄漏。有媒体和民众质疑,为何警消等单位赶往处理3个多小时,仍未查明泄漏源头,及时疏散周边民众。

  高雄市政府1日表示,全市地下管线图资近10年才建立,爆炸区是老管线,管线中有什么,管线属于谁,目前无资料可查。

  据新华社电

  又讯 台湾媒体援引防灾专家吴荣平的分析称,高雄的工业区很多,地底下所埋设的管线相当庞杂,消防单位不一定完全熟悉所属辖区地下架设什么管线。

  吴荣平表示,这起意外对于消防人员是极大的挑战,因为不知道“原因”在哪里,由于找不到泄漏点,就缺少有效应对的基准点。他谈到,由于高雄在晚间时刻会遇到另一波夜班下班潮,消防部门在不知道状况的情况下,如仅凭民众报案“有瓦斯味”,就贸然管制封街,势必引起反弹。吴荣平建议。应明确规范厂商所埋设管线的责任区域,只要有民众报案指出,在哪一区段闻到异味,就通知由管线通过这些区段的厂商进行处理。新京报记者 王晓枫

   3 何种状况管道易出事?

  自然或人为都可能酿祸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铁民表示,从全球化学品管道事故的历史来看,管道泄漏的原因包括人为与自然两大类。“如果不是施工或人为破坏,应该是管道遭到腐蚀或疏于维护。

  上海卓创资讯公司化工行业分析师张圣林说,根据初步信息判断,管道老旧造成的接缝泄漏,或是雨水造成的管道腐蚀都可能造成泄漏。气爆点处于闹市,丙烯聚集在下水道内,遇到汽车、饭店或居民家中的明火后发生爆炸。

  “事故反映出企业和市政管理都有问题,硬件设备维护不当。”美国雪佛龙公司中国区安全总监栾兴华认为,管理地下管线是世界各大城市都面临的难题,牵涉市政管理、安全监管多个方面,如果资料缺乏、协调不当、监管覆盖不全,很容易造成重大事故。据新华社电

  又讯 天津市燃气热力规划设计院管道设计专家王福来主任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一般来说管道爆炸主要原因就是气体泄漏,还要具备以下因素,即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在一定空间内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就会爆炸。

  王福来表示,管道泄漏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就是管道老化腐蚀防腐层,第二种原因就是施工不慎或外力破坏导致管道破裂。

  据台湾媒体报道,高雄是台湾石化工业最早发源的地方,当初埋设这些管线时,人口密度可能没现在那么高,甚至都是农田。随着都市发展,逐渐变成住宅区、商业区,许多居民住了很多年,却不知道门前有地下管线。

  王福来表示,若将多种管线埋在一起,在爆炸条件相近的情況下,只要其中一种爆炸,可能会波及其他管线。新京报记者 王晓枫

   4 管道爆炸该如何避险?

  日常应注意管线标识

  地下管道出事,居民该如何避险?对此上海卓创资讯公司化工行业分析师张圣林建议,居民日常应注意居住地附近的管线标识,遇到气体泄漏或爆炸赶紧远离管线,同时爆炸一般是顺着管线方向往下游扩散,因此避险时应往管线上游地带“逆向逃生”,这样才不会被爆炸“追着跑”。

  康菲石油公司安全工程师张本杰表示,一旦发生可燃气体泄漏,应立即切断上游供给源,并疏散附近居民。在消防联动方面,可借鉴日本经验,消防局与市政部门对于管道图纸、监控信息可以实时共享,一遇险情,马上可以找到泄漏点及时维修、救援。

  “在没有火灾的情况下不必惊慌,熄灭明火,赶紧撤离到户外空旷地带,再打手机报警。”他说,低毒气体散去后,不会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如遇火灾,居民应用带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放低身体,尽快离开事发区域。

  而对地下管道监管问题,美国雪佛龙公司中国区安全总监栾兴华建议:第一,石化企业对管线的巡查应加强,强化主体责任,当地政府也应加强管道资料库建设;第二,石化管线应建立清楚标识,方便民众辨认;第三,企业应与管线经过社区建立密切联系,加强监控,民众遇紧急情况应赶紧报警;第四,当地政府、企业和社区加强联动,举行应急演练,增强处置能力。

  张圣林建议,对石化管道所在区域的地面开挖应予以控制,避免“拉链路”。此外,现代城市地下管道众多,应加强跨部门监管与信息互通,避免施工中“误伤”;对雨水腐蚀、地震、明火等破坏因素应定期排查;相关政府部门应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据新华社电

(原标题:四问气爆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