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生命践行使命――追记四川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高凯(上)

20.11.2013  01:39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19日讯(赖兵 孙绍建 姜华 记者 李京枝) 秋风摧下哀思雨,青城山下祭英灵。6月2日晚上,他从芦山抗震救灾一线回到家。次日清晨,他突发脑溢血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9月1日,四川都江堰市殡仪馆内祭花如海,挽联如云,近千名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朋友、战友难抑悲痛之情,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恸哭,挥泪只为送别他。

他就是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鹤翔山庄副总经理、四川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政治部预任副主任高凯,因连续40多天坚守芦山抗震救灾中过度劳累,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

49岁,正是风华正茂、成就事业的黄金年龄。

只愿苍天无眼,天妒英才。

斯人已去,精神犹存。时至今日,很多人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扼腕叹息,也为他对国防事业的无限热爱所感动和激励。连日来,记者辗转数地采访,追寻到一串串令人心碎的故事。

一腔热血,鏖战芦山灾区挥毫泼墨创作出1365幅书法作品――

我是一名军人,只要灾区群众需要,就别无选择!

4月20日,里氏7.0级强烈地震袭击四川芦山,人们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就陷入到巨大的灾难之中――亲人逝去,家园被毁,无数的兄弟姐妹亟待救援……

灾情就是命令!得知地震消息后,高凯刚吃过早饭,手里正拿着药瓶,他立即掏出电话,向四川预备役高炮师领导请缨参加救援,一旁的妻子劝他病情好转再去。面对妻子的爱怜,他却说:“身体固然重要,但军人的使命与职责更重要。我是一名军人,只要灾区群众需要,就别无选择!

说完,高凯就驾车来到成都,购买了一批创作书法作品需要的笔墨、鲜纸。随后。他加班加点创作了“我是一个兵,一切为了老百姓”、“力量在军旗下凝聚”、“芦山灾区明天会更美好”等180余幅激励军民携手共建美好新家园的书法作品。

芦山县宝盛乡玉溪小学的小朋友没有忘记,就在帐篷学校开学之际,高凯来到了同学们中间,给他们送去了学习用品,将一张七八平方尺的鲜纸平铺在两个书桌上,创作出“绽放笑容”书画,学生们里三层外三层,围着高凯团团转,那一刻,孩子们几乎忘记了悲伤。随后,10多幅励志书法作品,将原本由迷彩帐篷搭建的简易学校,点缀得富有文化气息,传递着正能量。

在芦山灾区,这位身着迷彩服的书法家四处奔走创作,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参与抗震救灾。得知芦山县龙门乡敬老院的老人们情绪不好,一连几天,高凯吃住在敬老院,与老人们拉家常、聊天,渐渐地一些老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随后,他给老人们现场创作书法作品,并一一解读。至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战胜灾难,笑对明天”、“心宽福自来”等书法作品完好无损悬挂在敬老院。

在芦山灾区连续奋战的日子里,高凯虽然没有亲自搜救出一名被困者,挖出一具遗体,但他用另样的情怀,用1365幅书记作品的力量,激励灾区军民携手并肩抗击灾害,重建美好新家园。

四川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政委张志涛至今还难以相信高凯已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军营。他说:“高凯太珍爱这身军装了,他始终认为,军装穿在身上就是荣誉。”去年,高凯在荣获全国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后,就给自己定下了每个月创作一批富有军旅文化的书法、根雕艺术作品,每个季度下基层一次,每半年给官兵讲授一堂书法艺术课的“三个一目”标。他先后培训官兵800余人,有13名战士退伍后被地方广告公司、美术工作室“”走,6名战士在四川省“国防杯”书画作品大赛中名列前茅。

在国防书法院创作室里,记者看到张志涛政委5月1日写在高凯的抗震救灾日记本上的这段话:“十分感谢高凯同志,不顾危险深入灾区,为救灾部队官兵送来精神食粮,为灾区人民群众注入文化力量。

最近一段时间,许多人在网上悼念高凯。网友“心系国防”写道:他懂书法,懂部队,特别是懂兵心……

一脉真情,1户农家小院全力保障135名军地媒体记者――

危急时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勇于担当!

得知高凯病逝后,远在北京的一位新闻媒体记者怎么也不相信,在芦山抗震救灾时,他们与高凯曾在灾区“记者之家”并肩战斗了数日,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谁曾想到还没有机会表达谢意,他就走了,走的是那样突然!

22日凌晨,在离芦山县城不远处,高凯遇到了一个穿着迷彩服背相机的记者艰难的前行。原来这名记者准备前往震中龙门采访,可一天一夜没吃口热食,实在走不动了。高凯二话没说,拉上这名记者赶到徒弟家,叮嘱徒弟到县城搜寻购买挂面等,把食物饮水储备得更充足。

这些记者没吃没住,怎么有体力去采访报道……”高凯找到四川省军区政治部宣传保卫处的同志和徒弟彭勇一起商量,把四川省军区政治部设在彭勇家的“四川省军区抗震救灾新闻中心”接待能力再扩大些,让到芦山的军地新闻媒体记者有热食吃、有开水喝、有床铺住,还要能发电……这样才能让他们集中精力采访报道,让世界全面了解灾区,这也算不愧自己的一身军装。随即,高凯上街买来几米红布,挥笔写下“解放军新闻中心”横幅悬挂在彭勇家的房梁上,并在临街巷子口做了路线标识。高凯叮嘱徒弟彭勇家人:“一定要热情周到,客客气气的。”慕名而来的记者,最多的一天竟然达到130多人。一个小小的农家庭院,何以能接待这么多人。就是住得下,吃也很难解决呀。高凯积极想办法,自己身上仅带的3000多块钱也全掏了出来。

有人不解地问,你作为一名预备役师的军官,保障军地媒体记者不是份内之事,是不是有点管“闲事”了。高凯这样回答道:“危急时刻,党员干部就要勇于担当!在救灾面前,没有份内之事而言。

地震造成芦山菜市场全部关闭,只好赶到全天去买。高凯利用自己是天全人,当地人脉熟悉,每次与菜农提前联系,确保有菜买。为打通生命通道,芦山实行交通管制,高凯和彭勇早早起床,每天深夜才到回家里。后来,一名记者将采访通行证借给他们,才免去了早出晚归之苦。

时间久了,他徒弟的这个农家小院也从最开始的“四川省军区新闻中心”成为灾区有名的“解放军新闻宣传中心”。成都军区领导来到这个农家小院,称赞高凯是名了不起的预任军官。

5月7日,军地媒体记者完成采访任务后,陆陆续续回撤,大家都依依不舍,纷纷留恋这最美的时刻。一些记者用心写下真情实感,高凯则用书法的形式创作一些留言,挂在农家小园的一瞥,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份责任,强忍病痛1天工作10小时以上,足迹踏遍灾区――

多坚持一分钟,能帮灾区群众做点事心里就会踏实一些。

这些年来,高凯一直与病魔抗争,高血压、关节炎、痛风经常让他痛苦难受,止痛药、伤湿膏常伴他左右。在灾区奋战的日子,只要官兵有需求、灾区群众有期盼,他都力所能及的全力以赴去帮助。

4月25日,一位部队领导打来电话,请他给战士写幅标语,以此激励官兵士气。这时他痛风病发了,吃了几粒止痛片后一瘸一拐来到部队宿营区,勉强止住了钻心般痛。但就在他激情挥毫泼墨时,止痛药失效了,痛得他满头大汗,一旁的官兵不知情的问他,高凯却笑笑说:“写字同样要出力出汗嘛!”写完字回到车上,高凯一口气吞下5粒止痛片。在灾区,像他这样带病支撑脆弱身躯的远不止这些。

宝盛乡是芦山地震受损最严重的地方。为帮助解决灾区群众的生活问题,他及时与成都的一些朋友取得联系,购买了价值20余万元的饼干、面包、大米等送往宝兴。

在行进中,由于天黑、路滑、雨大,加之后方山路塌方,他不慎摔了好几跤,左腿扭伤,行走困难,但他强忍着剧痛,以顽强的毅力,更是背扛背驮,将这些“救命粮”送到灾区手中。当他送完这些,他悄悄脱下鞋子,脚肿得像个馒头。有的人劝他还是回家养病,他却说:“多坚持一份钟,能帮灾区群众做点事心里就会踏实一些。

29日早上,由于连续奋战,超负荷工作,高凯的血压在不断上升,体力明显下降,他强忍着伤病的疼痛,只是到小诊所打了一剂止痛针,又马不停蹄奔走在灾区,足迹踏遍了灾区的山山水水。在救助灾区群众的同时,他积极向党组织靠齐,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并被评为四川省军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在高凯的救灾日记里,记者看到:

5月31日,到芦山县为小学生现场书写书法作品,让灾区小朋友快乐度过儿童节。

6月2日,到凤凰山机场为飞行员张尚婚礼现场书写赠送书法作品,激励这个为抗震救灾放弃婚礼的好战友。

6月3日,高凯还没来得及记录当天的工作安排,就突发脑溢血,一病不起。在华西医院重症监护室近3个月抢救中,他没有睁开过一次眼睛、没有和家人、朋友、战友道一声离别……

天妒英才,年轻的高凯走了。白发人来了,黑发人来了,乡亲们来了,部队官兵来了,退役战友也赶来了……他们有太多的悲痛和眼泪,有太多的敬仰和不舍,有太多的追忆和缅怀……

高凯走了,生前没有留下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唯有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对绿军装的热爱。

他是民兵预备役的骄傲!”在军地网络空间,有关高凯的事迹被刊发后,迅速被转载。短短几天,网站点击量达到数十万次,600余位网友通过留言向英雄表达哀思。

人物简介:高凯,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鹤翔山庄副总经理、四川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政治部预任副主任、四川省国防书画院院长。近年来,他多次随部队参加“5?12”抗震救灾、芦山等抗震救灾、实兵演习等任务,创作出3000余幅富有军营文化的书法作品义务捐赠灾区,3次荣立三等功,被上级表彰为爱军精武标兵、全国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预任军官、农业银行全国服务明星。2013年8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英年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