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用航空如何飞高飞远

26.10.2014  01:25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刘春华)四川纵横、驼峰通航、西华航空、翔云航空、宇翔航空……今年的西博会展馆首设通用航空馆,云集了近20架大小不一,型号各异的飞机,为各方端上了小型航展大餐。

        10月25日举行的中国(成都)国际通用航空发展高峰论坛,则为大家端上了另一盘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思想大餐”——

        要唱戏先搭台

        通航小机场网络

        “飞机要飞起来,得有机场。”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卫东认为,四川有一大批航空科研院所、航空制造维修企业,在飞机总体设计、总装制造、系统集成和试验验证体系上,已经不存在发展通用航空的技术障碍。

        需求方面,与会各方认为,四川公务飞行、私人飞行、航空运行运等航空消费正逐步释放,四川对通用航空的市场需求巨大。

        “你不能只是鼓励人们去买飞机,买了飞机放哪儿?飞机从哪儿起飞到哪儿降落?飞机有问题到哪里维修?这些都需要科学完整的规划。”任卫东一连串问题之后,提出建议:政府把通航小机场建设纳入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形成通航小机场网络,同时合理规划建设服务保障体系网点。

        不缺技术和钱

        就缺大把专业人才

        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坚介绍,目前西南地区运营的通航企业超过30家,有40余家通航筹建单位。但王坚同时坦言,尽管西南地区包括四川在内,通航产业发展势头很好,但通用机场数量严重不足,通航的飞机、机务等专业人才极其缺乏。

        和王坚一样,参会嘉宾一致认为:政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是当前制约通用航空发展的“三座大山”。

        “与政策相比,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需要更多的时间。”任卫东觉得,“人是关键,就算低空全部放开了,但是没有人,飞机怎么飞起来?

        宜航航空是一家专门从事通用航空人才培训的机构,总裁助理毕野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拥有私人飞行驾照的人员不到300名。“人们不愿学习飞行技术,与昂贵的学费有关,也与人们的观念有关,这既需要时间,更需要政府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