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迎来成绵乐“时间”

30.10.2014  23:48

四川在线消息(罗之飏 四川日报记者 陈岩 梁现瑞)10月30日,成绵乐客运专线受邀市民、记者试跑,正式通车指日可待。

作为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建设的第二条高速铁路,成绵乐高速城际铁路的开通将给沿线城市,乃至整个成都平原带来哪些影响?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和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戴宾带来了他们的观点。

成都平原将加速一体化

记者:成绵乐高速城际铁路北连西成高铁,南接成贵高铁,这样的线路走势,于四川而言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味?

王小刚:现在四川对外开放,正面临难得的机遇。从地图上看,四川是“两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汇聚之地。如果把视角再聚焦一下,就会发现,成绵乐城际高铁正是沟通这三个国家级经济带的连接线,这样,四川在地缘上的优势就一下子凸显出来了。

记者:成绵乐城际高铁对未来天府新区建设是否有带动作用?

王小刚:成绵乐城际高铁,能够使天府新区的触角延伸得更长。未来这个区域内的产业分工面临一次再分配的过程,结果势必是更加合理、更加有利。

戴宾:这条路还将为天府新区建设提供物质方面的支撑,比如说,德阳、绵阳等地的人想参与到天府新区的建设中,其家属等社会关系都不在新区内,这条铁路能使迁徙成本大大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能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包括人才在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更多可能。

不是新干线,是“通勤线

记者:有人说,成绵乐城际高铁相当于日本的新干线。

戴宾:这个说法不准确。新干线是“客运专线”,与京沪高铁的定位类似;而成绵乐是“城际高铁”,它起到了在城市之间通勤的作用,就是人们在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的来回移动,密度更大,时间更短,班次更多。

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可以忍受的最大通勤时间大约是50分钟,这条线通车后,成都到沿线城市基本都能实现50分钟抵达。

王小刚:以前一体化进程可能面临着体制、机制等问题,但成绵乐将城市之间物理空间的阻隔打破了,同城化的进程势必加速,它会倒逼体制、机制的改革。比如银行的结算体系,如果异地结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障碍的话,势必要进行变革。

乐高铁未来将创造大量新客流

记者:新铁路在建设成本回收和有效运营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王小刚:成绵乐运行初期,不见得马上就能盈利,它有一个过程。因为在设计之初必须适当超前,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可以想象,刚开通时,它只是多了一种出行方式的选择,但随着经济融合度越来越高,区域内分工越来越细,它一定会逐步创造出新的客流,前景可观。

戴宾:真正实现同城化发展,这条线就一定要同城市内交通体系无缝连接。如果这个过程做得不完善,那城际通行节省下来的时间就被牺牲掉了,也就没有什么便利可言。未来可以探索“一卡通”,从各城市内的公交、地铁、出租,到城际的高铁,全部一卡通用,通行便利带来的效益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