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我去四川调研时,看到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很好
4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6月14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全文刊登了《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围绕“全面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几个关系”、“加大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工作力度”三个方面的问题做了论述。在谈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几个关系”时,习近平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做好顶层设计,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张蓝图干到底,以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抓成效,积小胜为大胜。
近年来,经过沿江省市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专项治理和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非法码头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要严防死灰复燃。有媒体报道,2015年启动的长江干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取得良好成效,但近期由于建筑市场对砂石的需求旺盛,长江非法码头反弹压力较大。有的部门在长时间高压监管后有所松懈,部分非法码头业主则偷偷摸摸重起炉灶,企图复建开工。非法码头和非法采砂治理成果来之不易,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反弹。 我去四川调研时,看到天府新区生态环境很好,要取得这样的成效是需要总体谋划、久久为功的。我了解到,2016年我在重庆座谈会上提到的府河成都段是天府新区的重要生态廊道,为了治理严重污染问题,当地政府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按照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时序要求,推动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并采取景观提升、长效管理等措施,计划在今年5月底前实现干流和重要支流无污水下河,最终彻底解决河段严重污染问题。府河黄龙溪国控断面2015-2016年总体水质为劣5类,2017年总体水质为5类,今年前两个月均为4类,整体趋势是不断好转的。所以说,做好顶层设计后,只要一锤接着一锤敲,必然大有成效。
——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将
全面完成截污、清淤,实现污水不下河
去年12月,成都正式启动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绿道建设。按照“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时序要求,成都不仅编制完成了《锦江水生态治理总体规划》,形成了“1+9”规划体系,锦江水生态治理项目各项工作也有序推进。
上月底,锦江水生态治理第一阶段目标顺利完成——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全面完成截污、清淤,实现污水不下河。
锦江通济桥段(摄影 陈俞安)
顶层设计
一年治污 两年筑景 三年成势
锦江绿道涉及河道长度150公里,水治理面积2009平方公里,规划主线全长约240公里。成都市水务局副局长龚志彬介绍,锦江水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治水工程,涉及到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水管理等多个领域,且各领域之间需要进行有机的衔接和关联。
因此,在行动之前,成都首先做好了该工程的“顶层设计”——形成了“1+9”规划体系。其中“1”为总体规划,“9”分别是《水环境治理规划》、《水利及水资源规划》、《桥梁规划》、《交通规划》、《河湖相连规划》、《水上行船规划》、《文化规划》、《林盘规划》以及《产业规划》。
明确提出了“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时序要求,同时列出了锦江水生态治理的“两步走”行动路径——2018年5月底,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全面完成截污、清淤、补水工程,实现无污水下河;2019年建成锦江绿道四环以内及都江堰市示范段;到2020年,锦江堤防整治、闸坝改造、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与锦江绿道建设同步完成,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初步呈现。
污水不下河
114段黑臭水体 全部完成治理
天府新区,推进实施7个污水干管建设工程,构建成体系的污水收集输送“大动脉”,现已基本形成污水收集干管系统;锦江区,完成了1家涉磷重点工业企业(成都力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改造、2段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全区污染源治理,共计清除河床淤泥35000立方米;温江区,已完成25段黑臭水体的截污和清淤。
据成都市水务局介绍,截至2018年5月31日,成都已完成了前期已查明的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484个存在排污的下河排水口截污治理,同时完成了已查明的锦江流域114段黑臭水体治理,规划明确的第一阶段目标按期达成。“接下来,我市还将加快推进闸坝改造、堤岸整治、干管建设等治理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年底前开工一批项目。并继续按照‘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时序要求,到2020年,初步呈现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宜居滨水廊道。”
春天 绿叶分割线
除了对成都母亲河锦江的治理
天府新区的公园城市建设
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天府新区涉及成都市的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双流区、龙泉驿区、新津县、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区、仁寿县,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
2014年10月2日,四川天府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第5个国家级新区。
未来
公园里草木清新,花鸟互语,
疏影斑驳,笑声朗朗
清晨迎着朝阳,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跑步晨练
傍晚饭后与家人牵手漫步在优美的公园小道
在繁华的城市享受着幽静的品质生活
还没有落户新北天地的小伙们们,要赶紧哦!
在成为新兴增长极核的过程中,成都天府新区探索国家级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突出重大生态项目与重大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同步开展,推动生态体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绿色化,确保人口和生产力布局与城市资源承载力相匹配,提升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切实打牢建设“美丽天府”的生态本底,强化“生态立区”理念,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国家级新区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截止去年上半年,成都天府新区围绕绿色生态环保工作,累计投入317亿元,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建成兴隆湖、锦江生态带、鹿溪河生态区、天府公园等重点生态项目。
加快谋划实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启动25公里鹿溪河生态廊道和白沙水库建设。按照“两横三纵多环,两江四岸”格局打造新区三级绿道体系,已建成50余公里生态绿道。天府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于8月投运,新兴污水处理一厂(一期)及镇级污水处理厂(站)提标改造工作将于年底完成。
成都天府新区成立以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5至2016年,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7.2%、1.9%,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8%、5.8%。2017年上半年, PM10、PM2.5同比分别下降12.4%、26.0%,空气优良天数106天,同比增加20天。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15至2016年,锦江考核断面主要污染指标平均下降20.3%,鹿溪河考核断面主要污染指标平均下降10%。2017年以来,新区出境断面水质得到改善,各断面污染物浓度同比降低12.1%至42.5%。
与此同时,成都天府新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工业园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建立土壤环境容量基础数据库,为园区产业规划、项目布局提供决策依据,构建园区企业土壤环境影响可追溯体系,推动实现园区环境质量的科学化、数据化管理。
积极推动重金属、化工行业企业迹地土壤污染调查,强化土壤环境监管。新区将提升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实现规划期末全区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区的目标。
五年目标
公园城市全域生态骨架将基本建成
根据计划,至2022年
天府新区核心区公园城市全域生态骨架将基本建成
公园城市形态初步呈现
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典范
天府新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公园城市,规划形成“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五级生态文化景观结构和天府中心“一轴一廊一核三区”、天府鹿溪智谷“一河三湖一心三极”空间布局。“一带一路”产业功能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功能区产业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同步推进,望山见水的城市格局初步呈现。
截至2017年底,天府新区按照“一谷双脊三廊四河”规划,规划绿道总里程1200公里,2020年前建成382公里绿道网络,目前已建成绿道80公里。力争到2022年,核心区“300米见绿、500米见水、1000米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基本形成。
八大行动 ,天府新区
强力推进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八大举措
▼▼▼▼▼
坚决贯彻落实公园城市理念,全力形成公园城市的理论源点与实践典范区:挂牌成立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的同时,加快形成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优化空间布局模式,全力形成“产田相融、城田相融、城乡一体”的公园城市美丽格局:总体层面构建城乡共融的发展格局与“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发展框架;组团布局层面突出产城相融、城绿相融,以新区首创的嵌套式组群模式精细化布局组团内产城单元和绿色空间。
着力构筑新区全域公园体系,提升公园及绿化的显示度与文化特色:着力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形成公园建设传世精品,努力彰显新区文化特色。
以公园社区建设为抓手,形成高品质的城市空间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启动建设一批公园社区、创新开展城市环境绿化、加快出台相关制度规定。
大力发展新经济,构建与公园城市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消费场景:创新产业布局模式、培育新经济新业态、营造城市良好风尚。
凸显生态价值,构筑具有公园城市特点的综合运营模式:创建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建立公园城市综合运营模式。
全方位培育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品牌形象:倾力塑造公园城市品牌形象、加紧筹办公园城市系列论坛。
以近期两大基础性项目为抓手,迅速开创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新局面:全面推进道路森林化工程、兴隆湖及周边区域综合提升。
更多的公园还在路上
据了解,成都今年将建成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园6例,1千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32例,新建小游园、微绿地36例。
近日,在成都市规划局近日公布的《成都市100个公园概念设计方案全球征集公园名录》,将展开100个新建公园的概念设计方案全球征集工作。
公园包括运动公园、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综合公园等十几种类型,类型丰富,可供市民日常多种选择。
其中,天府新区作为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在建设田园城市、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的基础上进行了另一番升级,把公园融入城市当中,这一理念又将引领天府新区生态未来的发展。
天府新区将建成的四个公园
名称 面积 类型
东林寺北巷绿地公园 约43亩 城市公园
兴康四街公园 约60亩 城市公园
隆和西巷公园 约104亩 城市公园
桐子咀南街绿廊 约130亩 城市公园
作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角,这四座的城市公园将焕发无限生机,集休闲、娱乐、观光、科普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公园,成为成都眼中的名片。
坐城观山,推窗见绿,
仰望蓝天,俯掬清波
绿色,正成为成都城市发展
最鲜明的底色、最持久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