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开展“结对认亲”活动受到各族群众称赞
原标题:
高原处处有“远亲”——四川藏区开展“结对认亲”活动受到各族群众称赞
□新华社记者 吴晓颖 党文伯
“太阳出来一朵花,认亲干部来我家。问寒问暖拉家常,一见如故亲一家。”在四川藏区,一首当地村民自编的山歌被广为传唱,歌声中表达了对党的群众工作的赞许。
一年多来,四川藏区6万多名公职人员与25万多户农牧民“结对认亲”,实现了群众工作全覆盖。干部们走山路、进村寨、入牧场、访寺庙,探访雪山脚下、白云深处的“亲人”,把温暖和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
解民之忧——认了亲就是一辈子的“亲戚”
在道孚县觉洛寺村11岁藏族小姑娘七美巴吉心中,道孚县干部四郎生根是她最亲的人。说起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害羞的巴吉说:“四郎生根‘爸爸’常来看我,没有他,我不知道咋办?”
5岁那年,小巴吉不幸被沸水烫伤右脚,因没钱做手术,致脚掌挛缩畸形,走路一颠一簸。小巴吉常被同龄孩子嘲笑,她一度认为自己是被上天抛弃的孩子。自从去年和巴吉家“结对认亲”后,四郎生根多方奔走,联系医院,筹措药费,并拿出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2.7万元为她看病。手术后,巴吉终于可以正常行走了。巴吉的父亲勒珠说:“有了这门亲戚,是我们全家的福气!”
在四川藏区,类似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生病了,有“亲戚”联系医院;缺技术,有“亲戚”上门传授……干部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认了亲,我们就是一辈子的“亲戚”。老百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干部与我们结对认亲戚,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结对认亲”让群众多了一个个贴心人。在阿坝,全州1348个村党支部实现联系帮扶全覆盖,每名机关党员和干部联系一户农户;在甘孜州,按照乡镇每名干部10至12户、县级机关每名干部职工4至8户、州级部门每名干部职工2至6户要求,与农牧民结对认亲不留盲区。目前,四川藏区已有6万多名公职人员与25万多户农牧民“结对认亲”,解决困难4万多件,化解矛盾纠纷1万余起。
助民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
除了解决群众实际生活困难,如何帮群众找到一条致富路是“认亲”干部考虑最多的事。行走在平均海拔2400多米的泸定县岚安乡昂乌村,田间地头蔬菜长势喜人,漫山遍野的果树郁郁葱葱,蜿蜒的水泥路如洁白的哈达点缀在山水之间。一年多前,这里还没有一条水泥路。干部“亲戚”的到来,让困扰全村的交通、产业发展问题逐步解决。
“之前全村都种玉米、土豆,一年下来只能够吃,没有剩余的钱。开展‘结对认亲’活动后,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不仅为村里制订了推广蔬菜种植的发展计划,还把路修通了。”村民杨丽英乐呵呵地说,家里改种蔬菜后,收入高多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岚安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结对认亲”的一个成果。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通过这一活动得到实惠,加快了增收致富的步伐。在阿坝州马尔康县打扒村,村民袁兴清过去全家收入仅靠他一人打零工。“结对认亲”后,在“亲戚”的帮助下他学会种植大棚蔬菜技术,并争取到贷款,建起了5个蔬菜大棚,现在年收入1万余元。
在甘孜州乡城县,村民在“亲戚们”的带领下,发展高原油菜、蓝莓、酿酒葡萄、核桃、藏猪、藏鸡等,走上了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温暖民心——
群众称他们是“最亲的人”
“你若把群众看作天,这天就是万里晴空,灿烂无边!你若扎根在群众的土壤中,这土就会肥沃丰润,营养无限!”这是一位工作在藏区的干部在《民情日记》里写下的“探亲”感言。
在“结对认亲”中,许多基层干部深受教育与洗礼。过去,在部分地区,个别群众不理解干部,也不愿意配合党委政府的工作。阿坝州部分干部还记得第一次走访阿坝县哇尔玛乡足么村遭遇的尴尬场面:干部们拿着《民情调查表》敲门,有的村民却不开门,吃了“闭门羹”。
第二次进村访户,干部们手里多了一条编织袋。一边走村串户,一边捡拾路边垃圾,还带上粮油、蔬菜和水果看望慰问五保老人等贫困群众…… 一周后,情况变了,门开了,工作局面逐渐打开。
“通过‘结对认亲’,与农牧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切感受到了群众的苦处和难处。只要用心用力用情为群众做实事,群众自然会尊重你、信任你。”“结对认亲”一年多来,甘孜县昔色乡党委书记泽仁洛加切身感到:现在群众对党和政府更加拥护了,干部到寺庙、群众家中,僧尼、群众真心欢迎。(新华社成都3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