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四川艺术节文化建设成就展开幕 向公众免费开放至27日

22.11.2015  10:54
11月21日,首届四川艺术节文化建设成就展暨文华奖美术作品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幕,将向公众免费开放至11月27日。舞台艺术精品荟萃,“振兴川剧”工程成绩显著,巴蜀画派影响日益扩大,四川文化艺术正处于蓬勃发展百花齐放的阶段。

    11月21日,首届四川艺术节文化建设成就展暨文华奖美术作品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幕,将向公众免费开放至11月27日。 记者 田为 摄

    四川文化建设成就展点滴间展示艺博文昌风向

    为期一周的四川文化建设成就展11月21日在四川美术馆开幕,简洁的图片和文字,直观展示十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全省文化建设主要成就。从精彩图片和关键数字,能读出四川文化哪些创新和亮点?

    1 图说文化每个瞬间都是文化记忆

    本次展览主要分为文化艺术、公共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文化交流七大板块,530多张图片凝固了530多个瞬间,每个瞬间又都有文化创作者和老百姓共同的记忆。

    在文化艺术展区,一幅剧照,吸引了现场观众。这是舞剧《红军花》第二段《》的剧照:米儿牺牲后躺在小妹的怀中。小妹的扮演者林晨对于这样的场景当然不陌生,她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感受当时年代人物的内心世界,排练以外的时间几乎全部用来观看长征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感受艰难的社会环境以及先烈内心的坚定执着。第二章《》里,小妹与米儿的一段双人舞,要求演员密切配合,相互支撑,她与饰演米儿的苗怡克服重重困难,呈现出了最佳的表演状态。林晨也因为小妹一角获得过全国舞蹈大赛文华舞蹈节目表演一等奖、“文华表演奖”等。

    舞台艺术精品荟萃,“振兴川剧”工程成绩显著,巴蜀画派影响日益扩大,四川文化艺术正处于蓬勃发展百花齐放的阶段。

    成都市民张霜向她的父亲指着社区文化的图片讨论着,原来张霜父亲所在社区也搞过类似的文化惠民活动。“我们社区和我父亲一样的老人居多,文化志愿者的到来让社区文化活动丰富了起来。”四川拥有全国数量最大、战线最长、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在公共文化展区,展示的画面总是其乐融融的热闹场面,艺术家走基层,文化志愿者在社区表演的瞬间,感染着到场的参观者。

    在文化产业展区、非遗展区、文博展区,参观者们都能从中找到与自己相关的画面,“四川文化对普通人的影响,可以说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咱们四川文化资源丰富,我们能参与的文化活动也很多。”现场观众说。

    2 数读文化解说文化变得更精彩的根源

    “想不到还有这样的数据。”巴中市民黎顺英对于四川文化建设成就展每个展区公布的数据非常感兴趣,“我只觉得现在文化生活花样变多了,看了这些数据和数据图,我才知道这些变化的根源。

    像黎顺英这样的参观者不在少数,除了关注图片,公布的各种数据也引人关注。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挤进全国前十,列西部第一。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拥有世界遗产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文物保护单位5000家。四川文化系统产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62亿元增加到了2014年550亿元。

    除了这些综合指标数据、排名之外,更多市民对很多小的数据非常感兴趣。“图书馆从业人员居然有2000多人,群众文化从业人员都超过10000人了。我们平时在享受这些服务,但这是第一次仔细了解到为我们服务的人的情况。”黎顺英说。此外,全省文化人才层级分布图、博物馆数量增长柱状图、四川省各性质博物馆比例图等数据,通过柱状图或者饼状图将现状直观明了表现出来,让被文化惠及的老百姓清晰了解四川文化事业的分布、发展脉络。(记者 常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