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2017四川自然资源教师科普团”夏令营在川成功举行

07.08.2017  17:58
  •  

    为落实国家科技部与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四川——澳门两地科普合作与交流,7月26—8月1日,由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主办的“2017四川自然资源教师科普团”夏令营在四川顺利举行。来自澳门22所中学校的科学课教师和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工作人员共40位团员,以及来自北京自然博物馆2位地质学、植物学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

    按照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的活动要求,结合四川生物多样性、地质地貌复杂性和人文资源特色,夏令营团员参观了四川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水利工程等省级科普基地,开展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四川地质地貌和植被体系、古蜀文化遗迹等专题考察,随行的2位北京自然博物馆专家和相关省级科普基地工作人员对系列科普知识进行了现场讲解和深度普及。团组还在峨眉山植物园(四川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就生物多样性保护、青少年科普等主题与基地植物专家、科普工作者进行了座谈交流。

    参加此次夏令营的澳门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参观考察四川省级科普基地增长了科普知识,进一步加深了对四川的了解。他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育中将通过讲述体验、展示图片、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更加生动地把这些知识和信息分享、传递给学生们,丰富学生们的学识,增强学生们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狠抓科普基地建设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甘孜州科技和知识产权局始终坚持“科教兴州、科普先行”的科普工作方针,加强科普基地的指导力度,充分发挥省级科普基地的作用,着力提高青少年学生、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的科学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全州拥有州气象台气象科普基地和州信息化科普培训基地两家省级科普基地,科普基地总面积1520平方米,展教面积122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气象卫星系统、新一代气象雷达系统、国内领先的立体网络管理系统、智能多媒体展厅等主要科普设施。科普基地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和开放时间全免费,采取专家讲座、社会公众参观、学术交流、发放科普资料、播放科普影片、开展科技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和展示活动,上年度两家科普基地向公众开放天数累计超过458天,参观人数914人次,年度科普经费投入5.科技厅
    甘孜县师生代表莅临我校参观交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成都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