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让文化充实“富乐之乡”
中新四川网12月24日电 (记者 杨超 曾云)深冬严寒,四川绵阳的文化活动却显得异常火爆。
“真是太精彩了,第一次看到如此特别的演出。”惠民演出舞台上,高新科技与音乐相结合的激光乐器表演让市民冯伟目不转睛。
古有“富乐之乡”美誉的四川绵阳文化气息浓厚。近年来,文化驱动、文化惠民,成为当地党政推进产业发展和民生工作,构建“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重要切入。
“通过文化与旅游、科技的融合,文化驱动成为新常态。”绵阳市文广新局局长马宗舜告诉中新网记者,将“文化惠民”与“本土文艺团队找市场”相结合,逐步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亮点、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常态。
今年,绵阳相继推出了第四届诗歌节、社区大舞台、惠民演出季等系列活动,数十场文化演出走进剧院,受到民众热捧,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
漫步在城区126文化创意产业园,古树参天,草木苍翠,小路蜿蜒。影视制作、特色书吧、名家工作室分布在具有浓郁“包豪斯”风格的建筑中。园区工作人员邹阳东介绍说,产业园是利用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旧厂区工业遗址建设而成的。目前已有来自北京、上海及川内的数十家文化企业入驻。“这里是绵阳文化产业‘抱团’发展的一个缩影。”
“文化繁荣最终体现在惠民、乐民、育民和富民之中。”中共绵阳市委书记罗强表示,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文化的资源优势正转化为产业优势,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引导。”
据统计,2013年,绵阳市实现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近500亿元,是2011年的近3倍。目前,全市文化领域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以文化用品制造与文化休闲娱乐两大主导产业、创意设计和会展两大新兴产业、现代传媒和文化艺术培训两大支撑产业为主体的“2+2+2”文化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在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的绵阳越王楼上,羌绣、草编、聋派指画、被单戏等非遗项目频频亮相,非遗传承人定期现场展演。
“绵阳的非遗项目不但走进景区、社区、校园,同时受邀出访交流,走出了国门。”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文建芝透露说,绵阳还将设立“非遗博物馆”,创办非遗文化产业园。在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同时,推动项目企业拓展和开发。
24日,四川绵阳举办建市以来首次文化发展大会。荣获国家、省“五个一工程”奖作品、优秀文艺作品、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和文艺领军人才等分别获得了数万元到百万元不等的资金奖励。
“这是一种认可,更是一个激励。”得到10万元支持资金的羌绣非遗传承人沈艳燕兴奋不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