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体检报告"出炉 二、三产企业资产5年增2.5倍

26.01.2015  09:31

    

制图刘逸兴

    上周,四川经济“体检报告”新鲜出炉,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5年来四川经济重要变化。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针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人经营户进行,结果显示四川经济主要特征是总量明显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

    省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副主任、省普查中心主任王致富告诉记者,一个地区经济活跃度是通过法人单数数量、从业人员数量、企业资产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的。

    根据全省法人单位的统计数据,四川“经济活跃度”前十名也浮出水面。成都市法人单位共有9.58万个,占全省的25.6%,成为四川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城市。绵阳、南充紧随其后分列第二三位,其余入围“十强”的城市分别为宜宾、德阳、凉山、泸州、乐山、达州和广元。“十强”法人单位数合计占全省的69.7%。

    若按另一个重要指标——从业人员数量排位,前十强依次是:成都、绵阳、德阳、宜宾、南充、泸州、达州、资阳、内江、乐山,数量占全省74.7%。其中,成都从业人员494.39万人,占全省的33.8%。

    与2008年相比,2013年末,四川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有证照个体经营户的数量均实现增长。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464.27万人,增长32.2%;企业资产19.11万亿元,比2008年增2.5倍。

    虽然四川经济面临了不小压力,但结构正不断优化。全省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30.63万个,占法人单位比重为81.8%,比2008年提高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占72.9%。

    在驱动四川服务业提速的行业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挥了突出作用,法人单位数增长1.9倍,从业人员增长1倍。此外,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成绩也十分抢眼,资产增长了4.5倍拔得头筹。

    对话>>>

    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熊建中:新兴产业辐射效应将带动四川就业

    华西都市报:本次经济普查结果查实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四川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熊建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虽然目前来说节能环保、生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占比不高,但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新兴产业对经济带动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并不是今天发展新兴产业明天就能立马带动经济发展,要一个过程。

    华西都市报:战略性新兴产业会给四川居民就业带来哪些影响?

    熊建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一定会带动就业人数的增加,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很大的辐射效应,会带动相关产业兴起。比如,制造电脑,带动电脑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制造手机带动手机服务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目前较低,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会逐步提高就业人数。(记者 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