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第一个“电商村”将在哪里诞生?

09.01.2014  11:19

    本期嘉宾:杨春轩(省商务厅副厅长)曹磊(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赵海伶(“海伶山珍”网店店主,2010年“阿里巴巴全球十大网商”)

    在青神,去年火烧木家具逾6000万元的销售额中,95%的订单来自网上。青神只是个案。纵观全省,电商“主战场”仍集中于成都等中心城区,作为电商集群发展一大标志的“电商村”,四川更是没有一家。

    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购网销等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去年12月23日,省政府网站发布《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万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2600亿元。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以“电商村”缩小区域差距

    记者:四川培育“电商村”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杨春轩:我省将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和“全民触网工程”,在城郊和主要行政村建设1万个以上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点,打造20个国家和100个省级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示范县(区)。基础打好了,相信“电商村”将会出现,从而缩小我省电商发展的区域差距。

    曹磊:培育“电商村”,建议四川将一些大的知名平台引入到乡村,用专业化手段培育农村电商。我看到消息,近期眉山仁寿网商孵化创业基地和知名“电商村”义乌青岩刘村等合作,打造网商聚集地,这个创业基地就有可能成为“电商村”。当然,“电商村”也不能一味强求,应该水到渠成。很多地方“电商村”看似规模庞大,但效益并不好。四川鞋类、家具等产业实力强,而且比较集中,相应的物流配套等也不错,我觉得这些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形成“电商村”。

    赵海伶:我在青川有4年电商经历,也考察过不少地方的电商发展。我觉得在中心城区以外的地方要想电商成气候,首先是地方政府意识要与电商接轨,会用电商思维来引导产业发展。其次,人才也很关键,年轻人不愿回乡,电商常常招不到、留不住人才,对愿意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政府提供免费电商培训的力度还要加大,也可对大学生村官定向培训,培养农村电商发展“领头羊”。排斥电商是“等死”用不好电商是“找死

    记者:如何推动各产业尤其是四川传统优势产业用好电商?

    杨春轩:我省绝大多数企业对电商已从抵触转变成接受,但运用水平还需提升。下一步,我省将实施“全企入网工程”:结合农产品特点,建立产供销一体的农副土特产品网上销售体系;结合产业集群和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工业品网上批发和分销体系;结合品牌培育,建立品牌商品网络零售体系。

    曹磊:传统行业不仅要主动运用电商,还要学会用好电商。在电商无孔不入的情况下,夸张点说,完全排斥电商的企业是在“等死”,而用不好电商则是在“找死”,很多企业还是在用做实体的思维做电商,浪费投入。四川白酒等传统优势产业应更多引入专业人才来做电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电商部门甚至可独立出来成立公司,避免受制于传统企业。当然,也不是每个企业都必须独立做自己的电商平台,“借船出海”是不错的选择,国内、国际的大型电商平台都可以用,同时要避免集中在一个平台而受其牵制。

    赵海伶:我认为传统产业用好电商,必须深入认识并熟悉电商特点和规律,更要培养自己的人才团队,这是迈向电商的关键因素。同时,草根电商在发展初期可充分用好大型电商平台,脚踏实地做产品、做销量、做渠道、做规范,再做好宣传包装,形成自己的品牌。注重特色和差异化竞争打造更多知名电商平台

    记者:四川如何培育出更多的知名电商平台?

    曹磊:一要有特色,二要差异化。要尽量避免与淘宝等大平台正面竞争,比如可以培育销售特产的专业购物平台,我在网上常看到四川卖调味品、卖土特产的网店,精心包装后地方特色浓郁,很有竞争力。另外还应大力培育B2B平台(商业对商业)。四川是制造业大省,“四川造”工业品比如重装等不会面向普通消费者,而是直接面对企业,建立这类电商平台,有利于促成更多“四川造”工业品外销,也便于企业对外采购。

    杨春轩:目前四川有一些知名专业电商平台,比如文轩网、中药材天地网、九正建材网等等,但类似的有名气的平台很少。接下来,我省会大力促进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根据产业优势,着力培育包括白酒、电子产品等在内的专业性电商平台。(记者 李龙俊 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