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研究机构造“万能细胞” 称水平已超2年前诺奖成果

04.12.2014  11:32

实验人员

显微镜下的iPSC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 摄影报道)近年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已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词,被称作新的“万能细胞”。近日,记者从位于四川成都的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联合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已成功转化这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实验室的负责人称,目前实验室掌握的技术已超过2年前诺奖成果的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地位。

        12月3日,记者走进这个“神秘”的实验室,见识一个小小的细胞带来的巨大影响。

        iPSC技术引领国际潮流 中国科学家取得突破

        “iPSC就是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是由体细胞诱导而成的干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发育多潜能性。”在联合实验室内,工作人员首先为记者讲了一课。在学界看来,iPSC技术就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国际巨星”,称其“红得发紫”并不为过。

        “之所以受到这么大的关注,就是因为它具有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多能性,但是又不会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引发伦理与法律争议。”实验室的iPSC高级研究员邹庆说,这种干细胞可以转化,无限繁殖成需要的细胞,如神经元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血液造血干细胞等,取于自体用于自体,是具有分化能力的“万能细胞”,有望成为未来疾病治疗核心的、基础性的技术。

        尽管胚胎干细胞也拥有类似的功能,但是胚胎干细胞需要从人类胚胎中提取,而提取过程会破坏胚胎,被许多人认为是在扼杀生命。

        2006年,世界著名学术杂志《细胞》率先报道了对iPSC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其开创者也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邹庆介绍,在这片竞争异常激烈的前沿阵地上,我国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重大进展。2009年7月23日,英国《自然》杂志和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分别在其网站上公布: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培育出小鼠,从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这种细胞的全能性。

显微镜下的iPSC

        四川造iPSC细胞更高效 未来可实现人工造血

        现在,位于四川的实验室也来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位置。邹庆表示,从2012年开始,联合实验室以消化吸收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iPSC技术为基础,通过持续改进创新,成功开发出高效的小量脐血单个核细胞重编程iPSC技术。在经过一系列实验、鉴定后,这种细胞确认符合国际上通用的标准。

        “这个技术比之前的技术实施周期更短,取材更加方便,而且成功几率更高。”邹庆介绍,这种方法只需要不到2毫升的脐带血,从中提取到单个核细胞,就能顺利制造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这种方式安全性也更加有保障,应用前景更广阔,在技术上实现了国内领先并与国际同步的水平。

        记者了解到,干细胞及再生医学联合实验室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携手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产学研创新平台,新技术的应用尝试也是这个实验室的重要工作。

        “未来可以实现人工造血,用于组织、器官的修复,甚至可以用其培育出全新的组织、器官。”邹庆说,现阶段,我国的IPS尚未进入临床;欧美基本用于建立疾病模型,研究疾病的致病机理和帮助医生进行药物筛选;而日本已经将IPSC用于临床了,“今年9月,IPS被分化为其他细胞植入视网膜,帮助一位视网膜黄斑性病变的病人恢复视觉。

        目前,实验室已递交材料,为这项技术申请国家专利,为下一步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