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发布

14.04.2014  07:41

  四川在线记者吴忧

  昨日下午,省社科院《四川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3~2014)》(以下简称《报告》)蓝皮书首发。报告指出,四川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仍有不少企业没有将履行社会责任上升到应有的高度。这是省社科院发布的第一部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告》蓝皮书,也是地方首创。

   关键词:环境保护责任

  企业过于逐利 致空气质量问题

  《报告》指出,2013年前3个月,四川遭遇了多次较为严重的大范围雾霾天气,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成都排第57位。《报告》指出了四川空气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过于逐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导致监管不严;法律法规不完善;企业环保社会责任未受到充分重视。《报告》说,企业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将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最大利润放在首位,认为环保是政府和社会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对于投入大、见效慢且对增加利润无益的环保方面的投资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高科技在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中的运用则更少。

  关键词:食品药品安全

  食品安全案 去年上半年239起

  《报告》指出,2013年四川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虽有波澜,但保持了基本稳定;不过,食品药品企业违法问题时有发生,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报告》透露,在2013年上半年,全省公安机关共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239起,抓获涉案人员382名,刑事拘留243人,捣毁食品犯罪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117个,打掉团伙33个,涉案金额3亿余元。

  在药品安全方面,2013年四川省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表数为59528份。2013年8月以来,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丹参注射液先后在多个省份发生不良事件。12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了该事件。

  关键词:芦山“4·20”地震

  企业捐款捐物 缺少系统指挥

  对于企业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报告》用专门章节予以呈现。《报告》指出,地震发生后,各类企业特别是在川企业通过向灾区捐款捐物、发挥专业优势为灾区提供技术帮助等多种方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出了巨大贡献。《报告》同时也指出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目前多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处于一种临时性的应急状态,缺少专门训练和系统指挥,造成当地交通拥堵,影响了抗震救灾的时效性。

  蓝皮书简介

  名称:《四川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3~2014)

  篇章:总报告、分报告、企业篇、案例篇、理论篇、附录

  省社科院介绍,这本《报告》蓝皮书是省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评估中心历时一年多的调查与研究的集体结晶,具有全国一流、地方首创等特色。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本蓝皮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企业篇、案例篇、理论篇、附录六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