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成效显著

14.11.2014  10:49

日前,四川省召开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办主任会议,对从去年12月至今开展的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进行了通报。

      据统计,全省各路营公司共投入2.55亿元,建成了409个入口计重标准化不停车自动检测站,将危险堵在了高速公路以外。高速公路治超呈现几个特点:一是安全形势全面好转。去年12月21日至今道路交通事故指数全面下降。全省高速公路因货车引发的交通事故160起,死亡80人,同比下降17.1%和26.61%。未发生一起因“双超”货车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实现了货车较大以上事故“零发生”。二是通行效率普遍提升。通过倒查问责,货车严重超限入站基本可控。超限5吨以上货车进入高速公路,已由3月初的每周1500余辆,下降到目前的100辆左右。野蛮驾驶基本杜绝,通行流畅,平均车速提高,路面损毁大大减少。三是移交工作基本完成。全省440个高速公路入口,409个已建成标准化自动检测站的入口,申请移交392个,经省整治办抽查验收,同意移交386个,占98.5%。

      经过省整治办三次组织协调,《四川省道路运输重点驾驶人“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已通过公安、交通运输、农业、安监部门会商。目前,正在最后修订会签,有望近期出台。

      四川省公安部门负责的车辆及驾驶人信息共享平台于1月中旬建成后,实现了公安、交通运输、农机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我省从今年4月开始启用,截至9月底,全省共导入交通违法数据3536.2万条,交通事故信息1.2万条,生成黑名单数据21.8万条。同时,退出机制初步建立,相关部门对“黑名单”内符合退出条件的驾驶人,将及时撤销其营运资格,并通报其所在公司和企业。

      从2015年1月1日起,商品车专用运输车辆(4s店运输新车的车辆)必须达到如下标准:高不超过4.2米,宽不超过2.55米,整车长不超过30米,尾部伸出货箱部分必须切割,且1+1运载。否则一律禁止驶入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