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级政务云正式启动 这朵“云”将改变什么
群众办事,却要证明“你妈是你妈”;连续领低保几年,却是开宝马的老板。原因之一便是政府部门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提上日程。
经过1年酝酿、60天的高效建设,四川省级政务云正式启动。
四川这朵“政务云”有何不同?云时代的四川政务将有哪些改变?“政务云”对百姓生活意味着什么?
A
这朵“云”能做什么?
帮助政府部门精准施策,降低行政成本
“政务云可以被看做基础设施,打个比方,就像高速公路,以前各部门间交流需要自己修路,低效又重复;现在可以跑高速公路,不仅速度快,而且体现集约化优势,极大提升效率。”省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省级政务云包含云主机、云存储、云防火墙、云数据库等功能。
目前,已有13个省级部门、27个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上运行。这意味着,这些厅局的数据在同一个平台存储,为下一步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提供可能。“政务云并非把各部门的数据简单地储存在一起。”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文勇介绍,政务云重点在于将数据整合后,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虚拟化的统筹和调度。他用火锅举例——以前各部门自建信息中心,一人一口锅,常常吃不完,现在大家合起来共享一口大锅,上面架上九宫格,谁饿的时候谁吃,并不浪费。
信息互通之后,能完成很多过去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假如社保、工商将数据与税务部门共享,后者就可能有效查到涉税风险点,避免偷漏税;税务部门将其数据反馈给民政部门,后者就能判定,哪些人能够缴很多税,却还在吃低保;税务数据反馈给科技厅,就可以帮助后者跟踪所扶持的项目,从而决定下一年是追加扶持还是停止扶持。“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政务云可以帮助他们精准施策,降低行政成本。”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家骏认为。
信息互通,对社会公众来说,办事服务都将更方便。比如,老百姓办事,政府的信息系统出现等待时间长、无法登录等问题,原因往往是设备老化、用户量大造成的,现在通过云平台合理调配资源满足峰值需求,提供更高速的网络接口,相当于以前每个部门一条车道,经常拥堵,现在高速路上有20个车道,集中到一起共建共享。
B
这朵“云”很贵吗?
耗时需两三年的信息化项目5分钟完成,既省钱也省时
减少重复投资、有效避免浪费,也是驱动政务云建设的重要原因。
省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各部门自建系统,基础设施利用率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而且信息化系统更新频率较高,每年财政都要投入资金对各部门系统进行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4年立项建设的省级电子政务项目投资超6亿元,近年来省财政每年安排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费近5亿元,省级部门信息化建设维护队伍投入人员有1000多人。而应用政务云后,只需对政务云一个平台进行管理和更新,大大节约财政资金。
不仅是资金,时间成本也将大大节约。以前建信息系统,要建设机房、空调、电源,购置服务器、存储等设备,再安装调试设备,并部署软件,一个项目历时2-3年,现在只需在政务云平台提出申请,5分钟可完成以上工作,建成信息系统。
省级政务云建设领导小组提出,省级政府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2018年以前分批分期迁移到省级政务云平台,2017年6月前省政府组成部门先行完成。从2016年开始,部门不再新建机房、数据中心、购买硬件设备。
C
这朵“云”服务咋保障?
有的地方政务云建设曾陷入两难境地,前期虽费尽心力选择服务商,但项目运行后发现服务难以保障,却因整体数据迁移成本过高,最终被服务商“绑架”,形成“钱没少花,事儿没办成”的局面。
四川省级政务云引入两个云服务供应商——中国移动+华三通信联合体、中国电信+腾讯联合体。不同的云服务商平台都采用国际标准开放的技术路线,创全国政务领域首个“竞合云”。
宁家骏认为,这既保证了用户端的体验基本一致,但在具体服务上又有竞争,就像是不同的航空公司都提供一致的点到点飞行,但是在餐食等服务上可以竞争。
四川省级政务云是开放平台,为避免“一家垄断”,未来将引入更多成熟的服务提供商,也可淘汰无法保障优质服务的提供商。运营模式上,四川创新了“保底消费”和“避免超卖”制度,使参与企业有合理利润,确保政府投入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保底消费”是借鉴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理念,提前确保企业有一定合理的利润空间。政务云是一种专属云,需要给企业一个合理的盈利空间。
保障企业利益的同时,也要保障政府的利益。在民用市场上,云服务的盈利,往往来自“超卖”。比如物理设备可以同时支持最多10个用户同时使用,但用户往往不会同时在线,所以服务提供商就会将该物理设备同时卖给20个用户,也能满足需求。如果在政务云应用上也“超卖”,可能会成倍加大政府投入。四川创新出在线预测+单元限价模式,避免虚拟服务与物理需求脱节。确保云服务不会被“超卖”,避免供大于求而使政府花冤枉钱。
D
这朵“云”够安全吗?
首创引入第三方安全运维机构,支撑政府监管
当所有的政务数据集中在一起,一个问题无法回避——怎样确保信息安全?
四川省级政务云给出的答案是,引入中国网安公司作为独立的专业安全运维机构,担当政务云整体安全“协管员”,使安全监管无死角,这在全国是首创。
政务云的提供商,对自身的信息安全进行运维,第三方的网安公司作为云监管平台,对全局进行安全运维。这意味着云监管平台由此成为了政务云平台的“中枢神经系统”,支撑政府对政务云的监管。
在传统的“政府-服务提供商”两方构成的政务云环境下,资源并不在政府掌控,管理与控制难度较大。而在四川政务云目前的“1+2”模式下,云服务商提供并维护资源,云监管平台监管资源,政府则通过云监管门户控制和调拨资源,从而构建出一个三方制衡的局面,使得政府在采购政务云的服务中根本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四川政务云还设置了异地灾备,在极端情况下,使关键数据不丢失,核心业务快速恢复。
至此,四川省政务云领导小组提出的“1+N+N+1”模式已初具雏形,即一个云监管平台、多个云服务商平台、多个部门整合平台、一个云灾备平台,从体系构架上化解监管难题,从制度建设上保障服务质量。本报记者 陈岩 张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