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法应对”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召开

29.10.2018  12:42

  2018年10月27日上午,“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法应对”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在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举行。此次会议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四川省律师协会主办;四川省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同承办;四川劳动保障杂志社、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协办。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范卫宏,四川省老龄办负责人赵汝鹏,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教授(视频),四川省律师协会副监事长谢佳佐,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章群,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规处处长潘怡,天津市人社局副主任崔永新,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人权研究院研究员曹燕,原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王健,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伦刚,四川劳动保障杂志社总编辑刘爱武等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机构和研究会、律师和新闻媒体代表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上,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范卫宏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他首先对各专家、学者、律师们来到西南财经大学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研究会举行的“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法应对”学术研讨会,紧跟时代步伐,紧扣社会民生。研究会将秉承宗旨、积极响应,发挥平台优势,深入研究解决方案,为政府献言献计献策,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生改善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川省老龄办负责人赵汝鹏在致辞中介绍了四川省老龄化的基本情况和作为政府公共政策框架下的基本应对路径,期望省法学会劳动与保障法学会在现有研究成果和公益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对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法应对方面积极探索,特别是在提升人口质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保障老年人劳动权益助推老有所为、强化家庭责任、完善健康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推动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推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加快老龄产业发展、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等十个方面进一步深度探索并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实现老龄事业发展政、学、产、研聚力谋划共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研究会副会长、原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王健向参会人员传达了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传达贯彻中国法学会王乐泉会长来川调研座谈暨全国地方法学会座谈会精神部署,传达学习四川省法学会近期相关会议的指示与要求。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会长、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章群教授代表研究会作了《“双实”建设为引领 开拓工作新局面暨2018年主要工作汇报与工作规划》报告,回顾过去一年在省委政法委、四川省法学会的关怀领导下,研究会积极落实“实体化”,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实战化”,丰富和转化学术研究成果。她指出研究会将执着坚守,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续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秉持开放心态,为谱写美丽中国四川篇章献策助力!

  随后,研究会与四川劳动保障杂志社、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进行三方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其将在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拓展成果宣传运用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会议上,来自各地高校、科研单位、仲裁和律师界的资深专家学者们,纷纷就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主题发言。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规处处长潘怡的演讲为《加强新时代社会领域地方立法》。天津市人社局办公室副主任崔永新演讲的题目是《退休人员劳动用工关系》。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人权研究院研究员曹燕演讲的题目是《老龄友好型工作条件法律建构的挑战与应对》。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徐程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我国长期照护保险现状及发展》。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杨一帆副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消除年龄歧视:积极老龄化治理》。四川省人大常委法工委经济法规处副处长潘怡的演讲题目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民法典编纂》。四川省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邓文博的演讲为《劳动争议案件代理中律师作用的发挥》。成都市亲睦健康学院执行院长杨毅的演讲为《机构养老的管理问题》。据悉,研究会面向全国高校及实务部门共征集论文50余篇,并邀请来自四川省社会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及事务部门三位专家分别评选一、二、三等奖,共计15名。

  会议闭幕式上,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四川大学法学院王蓓副教授做大会总结。她表示研究会与律协联合办会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搭建起理论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桥梁,加强了双方的沟通与交流,肯定了参会论文体现出“现实关注度”“原创性”“真问题”等特征,并对来年会议提出了展望。

  参会嘉宾对本次会议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表示:本次会议既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也有司法机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代表,还有律师代表,来源可谓多元化。嘉宾分享的智慧和观点既有务实的实战经验,也有国际前沿的理论声音。本次会议将为今后老龄化背景下的社会服务、社会保障贡献智慧方案和解决路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