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宇澄清巴蜀埃——四川省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纪实

18.02.2016  16:58

  尘埃落定。
  全国第一个破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难题的是四川。
  全国第一个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的是四川。
  创立“我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里程碑”的是四川。
  “打赢农村垃圾治理第一场胜仗”的仍然是四川。
  如此点赞,在2015年12月22日更是好评如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央农办、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商务部、全国爱卫办、全国妇联等10部委(以下称“10部门”)举办的四川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会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4省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综合评审会议在眉山市丹陵县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宣读10部门给四川省人民政府的《关于认定四川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结果的通知》:经过预备审查、第三方现场核查、综合评审,10部门认定四川在设施设备、治理技术、保洁队伍、监管制度、资金保障5个方面达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要求。由此,四川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的省份。赵晖指出,四川省自2008年以来,在全省大力推进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立了主要领导挂帅、层层责任考核的强有力组织推动体制,总结出了不同类型的分类减量方法,探索出了农民缴费和村庄保洁竞争机制。四川的做法符合农村的实际,四川的方向也是我国农村公益性事业长效运行管理的正确方向,四川的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其实,四川获此殊荣,并非偶然,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对四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早有定论。
  2014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来川调研时,对四川破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这道难题给予了充分肯定。
  同年11月,在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会议上,四川专门作了经验交流。
  2015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提出“学习推广四川、山东等地经验、破解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难题”。
  同年11月,在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曲木史哈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助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题,介绍四川经验,引起广泛热议。
  勇于担当,抢占先机,书写“中国时刻
  住房城乡建设部决定:从2015年起,在全国开展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通过5年努力,全国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使命如山,四川抢先。只争朝夕,把5年的治理时间缩短为1年实现,庄严承诺:2015年,全省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和长效治理。
  1年拼5年,四川如何跑出“中国速度”?底气何来?
  “五力”激活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动力,这就是四川的答案,四川的底气。
  这底气源于顶层的定力。四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之所以取得成效,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推进坚强有力。时任省委书记、现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奇葆40多次深入农村调研,接地气,查实情,指点江山,激扬治理;现省委书记王东明在深入农村调研后,提出“全面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坚持‘兴业、家富、人和、村美’的八字方针”,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并确定把5000个村庄作为“升级版”的试点,强调要把此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各地要列出农村综合治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主要领导挂帅又出征,分管领导抓点又问责,省委副书记和分管副省长亲自担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住房城乡建设厅、环保厅、财政厅以及省委宣传部、省妇联等38个省直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在住房城乡建设厅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协调推进全省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各级党政比照省上模式,建立起治理工作推进体系,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省直有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责,积极作为,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协同、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
  这底气源于法规的威力。在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实践中,四川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2008年以来,先后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和《四川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技术导则》等技术性文件,为提升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整体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技术支撑。2011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把全省农村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这底气源于机制的活力。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都相继建立强而有力的机制,仅以攀枝花和广元两市为例:攀枝花市实施乡村环境卫生“五个一”工程,即每个乡镇建1支专业保洁队、配1辆以上生活垃圾清运车、建1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修1座以上公厕、每个村民集中居住区至少建1座垃圾收集房。广元市根据丘陵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推行不同类型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运作方式,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域覆盖。该市以“绿色环保”的理念建设美丽广元,应邀出席联合国环保大会,为中国争得了荣誉。
  这底气源于队伍的用力。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保洁队伍及工作机制建设标准》要求,建立保洁队伍。截至目前,全省配备村级保洁员的行政村已达46656个,占总数的98.9%,农村保洁人员队伍已达23万多人。同时,四川省还出台规定,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落实管理人员,从而保障了农村人居环境的常态治理。
  这底气源于科技的撑力。“治垃圾,靠科技”,这是四川国栋建设公司为全省提供的宝贵经验。四川是我国重要的稻、麦两熟粮食产区,每年的秸秆、稻草产量约4000万吨,每到收割季节,农民唯一的手段就是焚烧,造成天空烟雾弥漫,对大气形成极大污染,还严重影响机场和高速公路正常运行,政府发文三令五申禁止焚烧,然而却是禁而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四川国栋建设公司科技攻关,瞄准国际先进技术,从美国、德国引进秸秆、稻草高密度人造纤维板生产线,每年消耗250万吨秸秆,可替代原木3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保护森林30万公顷,既解决环保问题,又为农民增加数亿元的收入。
  强力推进,全面出击,破解“中国难题
  忆往昔,6年前的四川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令人担忧,90%的村庄“无分类意识、无收集设施、无转运设备、无保洁人员、无回收体系”和“垃圾围村、垃圾围路、垃圾围河、垃圾围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看今朝,经过6年大力推进,全面出击,在全省农村建立起了与自身实际相适应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带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并正在向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目标迈进。截至2015年5月,全省建设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已达4401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3.4%,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超过90%,率先通过国家验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四川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是如何从原先不足10%提升到如今的90%,是如何破题、如何突围的?
  梳理四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历程,既有面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其中转折性、跃升性的可贵变化,主要体现在“五动”:即村民主动、分类行动、投资拉动、市场驱动、统筹联动。
  ——村民主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四川打出许多“好牌”,其中“龙鹄样板”是“王牌”。
  何谓“龙鹄样板”?简言之:村民自治,主动作为。
  “主动作为”,一剑封喉,击中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要害。既体现村民主体责任,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龙鹄村正是如此,该村位于丹陵县城北6公里处,2009年前,是一个脏乱差的典型,垃圾乱扔乱倒,导致河边上、村道旁、树林里到处都是垃圾的踪影。下雨天,雨水将垃圾冲到河里,覆盖了整个水面,村民怨声载道,强烈呼吁“”。
  谁来“”?怎么“”?钱从哪里来?
  村委会召集全体村民开会研究讨论,全村402户,当天来了398户(除4户因病因事外),达成一致意见:村民自治,当家作主。比如村庄保洁谁来承包?村民缴费标准怎么确定?经费用到哪里?垃圾分类怎么搞?搞到什么程度?收集装置如何设置,都由“两委”提议,村民代表审议,全体村民决议,群众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监督,把党和政府的意志变成群众的意愿,充分激发群众治理垃圾的内生动力。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明确工作责任、费用支出、安全保障、社会保险、违约责任等,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以每人每月交纳一元钱的标准公开竞标,确定垃圾收集和常态保洁承包人,并与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协议。
  “村民自治”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投入难、减量难、监督难、常态保洁难等问题,具有实用性、全域性、自主性和长效性的特点,不仅改变了政府“大包大揽”的局面,而且充分调动了群众主人翁的责任感。目前,“龙鹄样板”在全省农村处处开花结果。
  ——分类行动。垃圾如何分类?如何把握分类标准?分类装置如何设置?四川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出具有地域特点和典型意义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地处平坝地区的眉山市东坡区将环卫设施修建到户、环卫工具配发到组、回收站点设置到村,统一修建标准、操作流程和技术规范,按生态处理方式分类处理农村垃圾,探索出了“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东坡模式。地处巴山深处的仪陇县广泛推行“3+4+5”模式。“3”即:保洁员、农户、村委会3个主体的清洁、集运和监管作用;“4”即:运用户分类-村集中-乡镇运转-县处理的方式;“5”即:采取“黑+白”分类袋装、使用沼气变废为宝、收购站点回收、乡镇统一运输、用于填塘铺路五种办法。地处四川盆地边缘的达州市,坚持做好“户分类、村收集”工作,在45%距县城20公里内的场镇,采取“镇运转,县处理”方式;在50%距县城过远的高山区场镇,采取就地卫生填埋方式,探索出了“以城带乡、区域辐射、因地施策”的达州模式“。地处四川西部雪域高原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从自然地理条件差和经济欠发达的实际出发,着力保护长江水资源涵养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尘埃落定”。在农区从简单焚烧到生化处理转变,在牧区从乱扔乱丢到集中清运转变,在景区从粗放处理到精细化管理转变,探索出了“实施三个转变,降低垃圾危害”的“阿坝模式”。
  ——投资拉动。近年来,四川突破薄弱环节,不断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2009年至今,省级财政已安排11.78亿元专项资金,带动各地通过财政投入、整合专项、社会融资等渠道共投入资金64.67亿元,用于乡镇和村庄建设添置环卫设施设置。截至2013年底,已配有农村生活垃圾转运机动车8495台,非机动车48782台;2013年,村庄环境卫生的投入达到13亿元。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建设,5年来,共投入资金7.2亿元,新建、改造乡村级回收点1.6万个,到2014年底,全省农村(除民族自治州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覆盖率达到88%。
  ——市场驱动。四川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推向市场,采取BOT、PPP、TOT等多种形式,鼓励多方参与。以成都市为例,将城市生活垃圾保洁、清运和处理方式用市场手段向农村覆盖运作,鼓励城市相关企业“接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规模化运营,提高效率,大大降低了成本。该市于2010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并推动实现14个郊区县(市)210家环卫公司竞标上岗,75%集镇、50.5%的村、社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市场化。
  ——统筹联动。健全“暗访-整改-督导-问责”联动机制,强化监管,持续推进“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的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执行环境综合治理暗访工作制和追究办法,全省各地开展督导、暗访5万多次,有2195个责任单位、部门受到通报批评,问责治理工作推进不力人员1049人,受撤职处分402人。同时,委托独立第三方机构开展民意调查,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张榜公布结果,舆论监督,随时通报各地实情实况。

  探索创新,三剑并发,彰显“中国洁净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对垃圾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说:“垃圾其实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它具有两面性特点,利用好了就是‘宝’,处理不当便是‘害’。
  如何变废为宝、趋利避害?
  何健亮出三把利剑,即慧眼识“”、变废为“”、趋利避“”,从多方面激活垃圾正能量。
  利剑之一:慧眼识“”,垃圾分类实现生态化。
  罗江县为其提供了宝贵经验,该县一改对垃圾的负面印象,从激发“正能量”入手,从三个方面为垃圾找回了“”。
  一是从垃圾的特征中找到了良性“基因”。农村生活垃圾划分为四大类:80%的垃圾可作生态堆肥,2%~5%的垃圾可就近填埋,3%~5%的垃圾可回改利用,只有10%~15%的垃圾需要集中处理。
  二是从垃圾的分类中找到了再生“资源”。按照垃圾分类模式操作,可降解的垃圾采用生物堆肥方式集中处理后,可作为果树、农作物的有机肥料使用,可回收的垃圾依托回收中心,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公司,使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是从垃圾的功能中找到了三大“效应”。即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该县25万人,按每人每天生产垃圾1公斤计算,全县每天生产垃圾250吨,按80%的垃圾可以用作生态堆肥计算,每天可产生200吨有机肥,可满足500亩农田所需肥料,为农民节约肥料钱7.5万元,全年可为农民节约肥料款2737.5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面临的污染问题,不仅实现了垃圾处理减量化、再生利用,而且垃圾堆肥每年能产生大量有机肥,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罗江县的经验在四川农村具有广泛意义,省政府在该县召开现场会,农村生活垃圾的生态化处理在全省得到推广。
  利剑之二:变废为“”,垃圾利用实现资源化。
  既然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四川将错就“”,做足资源化文章。2013年7月,全国首例无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户四川,日处理垃圾2400吨,年发电量1.6亿度,有力地改善了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泸州中恒节能环保建材公司“借题发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煤渣、煤矸石等废弃物,生产隔热砖新型建材,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宝贝”,每平方米售价高达160元,可消化该火电厂废物100多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
  利剑之三:趋利避“”,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
  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办法,普遍是把垃圾从城区搬到城郊,占地面积越来越大,毒化空气、污染水源,给财政造成沉重负担,这种弊端显而易见,而堆放、填埋、焚烧三种办法,无一不是权宜之计,其共同点是污染转移。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闯新路是川人的本性,贵在于“”。
  “”,开创了无害化处理的先例。2012年7月,由四川省自主研制的磁化低温热解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全面完成标准化在线环境检测并投入市场。该技术和装置,用于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等,减量化显著,各项环境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相关排放标准,甚至还低于欧盟标准。装置运行时,除首次点火需要借助外界能源外,运行时无需添加辅助燃料,运行无能耗,节约大量土地,投资成本低,灵活多样,根据不同地域、区域进行处理,一次性建设,终身受益,有效解决了农村收集困难、运输费用高、处理成本贵的问题,填补了对偏远、分散和收运体系不能覆盖的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空白。
  “”,提升了无害化处理的能力。一座日处理400吨垃圾焚烧锅炉的横空出世,把垃圾无害化处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项目是四川华西能源工业股份公司自主研制的,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于国家环保标准,连续运行时间长、安全性能好。
  “”,突破了无害化处理的难关。2015年2月,四川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成功“电解锰废渣无害化处理装置”,锰渣是电解锰业最大、最危险的污染源,电解金属锰废渣循环利用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目前,这套设备的有效运行,实现了在废渣、尤其是固废无害化处理和氨氮回收利用上获得重大突破,这对于四川每年要处理1.2万吨固体废物,无疑是一大福音,又一次抢先全国掌握了固体废物处理的新技术。
  持之以恒,长效治理,保持“中国美丽
  四川为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扫得起来,运得出去,处理得掉,保持得住”,得到有效治理的村庄比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采取了“四度”行动举措,“四度”即:拓广度、添厚度、攀高度、显亮度。
  一是在拓“广度”上实现长效化。据统计,到2014年底,全省行政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比率为84.9%,在全省21个市、(州)中,成都等8市(州)的比率已达到或超过90%,绵阳等8个市(州)的比率在70~90%之间,南充等5个市(州)的比率在70%以下,全省总体仍有15%左右的村庄由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未能得到治理,处于“盲点”。消除“盲点”,四川农村各地或坚持“问题导向”,或制定“负面清单”,或列出“消盲”时间表,或确定“短板”路线图,攻坚战如火如荼。
  二是在添“厚度”上实现长效化。所谓“厚度”,是指农村生活垃圾相关基础设施和设置还很薄弱,量大质差问题突出,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与实际的需求,急需增加“厚度”,改造升级,提升效率。对此,四川提出“五个确保”,即确保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确保有清扫保洁队伍、确保有再生回收点、确保有村规民约、确保有资金投入机制,为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有效处理提供保障。
  三是在攀“高度”上实现长效化。所谓“高度”,是指提高村民参与的主人翁责任感与改善人居环境的意识。据反映,一些群众公共环境意识和主体意识淡薄,存在着“政府干、农民看”的现象,农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解决的办法是“三要三不要”,即一要树新风,不要有陋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二要有担当,不要事不关己,强化主体意识;三要有追求,不要当混混,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作贡献。
  四是在显“亮点”上实现长效化。重点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工程、农村污水治理提升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四大工程”行动。成都市在实施“四大工程”行动中更是亮点纷呈,尤以“金标准”抢眼,主要有四大特点:其一,垃圾“不落地”运输模式,即生活垃圾实行全时循环不落地收运转运,居民住宅小区、农户生活垃圾实行定人定点收运,临街店铺生活垃圾、果皮箱实行全时段24小时循环收运。其二,每日7~21时每500米水面,漂浮物不能超过3处,回水等水流静止地点零星垃圾停留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河道两侧绿地要整洁,感官良好,绿地无积存垃圾。其三,绿化管理按一级质量标准执行,片区植物生长健壮,行道树要确保无缺株、覆盖饱满、无祼露土。其四,农贸市场管理要规范,其商家店铺要无跨门营业和占道经营现象,无违章搭建,市场各类标牌要统一、整齐、醒目,广告整洁美观。这些“亮点”有力促进了环境综合治理上档次、上水平,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线。(薛学轩 通讯员 张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