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金融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建设银行在川机构,建行四川省分行按照总行部署,贯彻落实监管部门工作要求,依托专业、发挥特长,扎实开展金融扶贫。
在各项工作推进中,建行四川省分行对金融扶贫的认识不断深化:“金融助力脱贫,起于金融,超越金融;打通乡村致富路,发力当下,瞄准未来。”通过改善金融环境、推动产业发展、深化启智教育,建行人承担责任、加速实践,投身脱贫攻坚战。
“培土”打造普惠环境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是建行四川省分行脱贫攻坚的“先手棋”。该行制定《金融扶贫重点工作方案》,出台《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其中,加速推进普惠金融,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服务民生,是重要组成部分。
普惠金融,根在“基础”。该行积极促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包括宜叙高速公路、叙古高速公路、甘孜长河坝和黄金坪电站、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等项目。
普惠金融,倾力“小微”。通过与政府财政、税务、经信部门、保险公司、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单位开展三方合作,该行进一步丰富增信手段,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目前已形成快贷、助保贷、税易贷、信用贷、助业贷、善融贷等多套产品组合,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融资服务方案。
普惠金融,创新引领。该行加大关注贫困地区核心企业下游施工方票据贴现业务,与多家企业签订商业汇票委托代理贴现业务合作协议。此模式下,施工方、供货方无需承担贴现成本,项目业主也能以较低利率获得银行融资,这种创新模式的推广运用,有效促进多方共赢,进一步提升项目推进效率。
普惠金融,广泛覆盖。今年以来,该行在贫困县域网点投放标准版智慧柜员机逾140台,同步推进52个网点实施智慧转型改造,有力提升贫困县域网点金融服务能力;通过促进结算与现金管理产品智能化、移动化,设立“助农取款点”进一步拓宽服务半径。
“造血”帮扶特色产业
定点帮扶,授之以渔,是建行四川省分行脱贫攻坚的“锦囊计”。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监管机构要求,在全省88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中,该行确定了13个结对帮扶贫困县(区),明确16个结对帮扶贫困村;另有27个县支行也按照所在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安排,部署定点扶贫任务,涉及27个贫困县、30个贫困村。
针对扶贫任务,该行进行了细致的前期调查,很快发现:以往的“输血”式扶贫,虽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缓解贫困“急症”,但容易出现再贫、返贫等“后遗症”。想要根治“病症”,实现由粗放扶贫到精准扶贫的转变,关键还在于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
从汉源县城出发,乘车再走80多公里羊肠小道,就到了万家村。全村共有8个小组、196户人,年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建行雅安分行确定以养殖业、种植业为重点进行产业帮扶,申报产业发展资金近百万元,并特邀四川农业大学专家进村开展现场培训。村民们欣喜地说:“过去大家靠天吃饭,以后就靠科学致富了。”借助金融和科学的力量,万家村彻底换了新面孔。如今,村里新栽大核桃405亩,成活率达95%以上;发展脆红李800亩;村中老核桃品种改良、花椒树嫁接工作也初步完成。
在绵阳北川县,四坪村的致富故事吸引了多家媒体报道。该村是“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人少地贫、物资匮乏。建行绵阳分行通过调查研究,找准“贫根”、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规划,利用山村独特环境饲养粮食猪,通过建行“善融商务”电子交易平台进行网上销售,不到两年时间,四坪村实现了从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到逾万元的跨越,走出一条农村电商的脱贫致富路。
目前,建行四川省分行已与结对帮扶贫困县全部签订金融扶贫开发合作协议,多名骨干员工成为驻村帮扶干部,助力“造血”工作进一步高效推进。
“启智”立足长远未来
扶贫需扶智,治穷重治愚,是建行四川省分行脱贫攻坚的“长远策”。在扶贫实践中,该行通过系列举措狠抓启智教育,为贫困学子送来希望。
“成才计划”是建行于2010年启动的、以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为资助对象的公益助学计划,旨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项目启动以来,建行四川省分行积极落实总行计划与当地项目对接工作,将定点扶贫地区的4所高校确定为对口资助学校,累计捐赠助学金达300万元,超过1000名贫困大学生受到资助。今年,该行与省教育基金会协作实施“成才计划”延伸项目,对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进行一年期资助,受益贫困大学生45名。
与此同时,建行四川省分行积极推进自主教育扶贫项目。2014年,该行员工捐款150余万元,实施为期五年的“蓝丝带”成长计划,为雅安芦山地震重灾区贫困高中生提供助学金资助,项目启动以来受益高中生逾200名;建行成都第四支行持续开展“鸡蛋工程”及“光明工程”“春雨计划”等系列扶贫助学爱心行动,资助定点扶贫地区阿坝州小金县的崇德中心小学,帮助解决学生营养问题,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建行成都第八支行深入开展“蓝丝带·启明星”捐资助学,已先后对邛崃贫困山区孤儿小学生78人次给予资助,帮助他们度过生活难关、完成中小学阶段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