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分级诊疗制度改革有六大亮点

14.07.2016  02:36

 

(汪昕)7月12日,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沈骥做客新华网访谈间,就四川省在推进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和广大网友进行交流。

        沈骥介绍,四川省全域推进分级诊疗一年多来,对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制定的分级诊疗试点工作2017年考核评价10项标准,目前已有8项指标达标,全省医疗服务出现了 “两降两升两逆转一稳一赞”的良好势头。在谈到四川省分级诊疗制度改革有哪些亮点时,沈骥表示,可以用六个关键词来概括。

        关键词一:分级诊疗

        镜头:2015年2月12日上午,身患丙肝的安岳县村民黄珍芳走进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把县医院开具的双向转诊单交给医生。半小时后,黄珍芳办理完所有入院手续,住进了省医院给她安排的病房。原以为至少要等两三天才能入院的黄珍芳,后来才知道她走了一回“分级诊疗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关键词二:医疗联合体

        镜头1:2014年9月28日,省人民医院与成都成华区卫生局签订合作协议,今后该区的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省医院建立起双向转诊的无缝连接,同时,双方在人才互动、信息共享、检查结果互认等多个方面也将实现合作。大医院直通社区,为分级诊疗在大城市的实施探索一条新路。

        镜头2:2015年10月1日,一个新的医疗网络模式在巴中市恩阳区正式启动,该模式以区人民医院为核心,与10个卫生院组成“医疗联合体”,5个中心卫生院与周边卫生院组建成“片区医疗中心”,从而形成优质医疗资源的互通、互惠、互助,并覆盖全区的分级诊疗网络。恩阳区卫生局负责人介绍,过去各医疗机构各自为政,转诊麻烦,很难适应分级诊疗新要求,为此探索出“医疗联合体”新模式。

        关键词三:平价药品

        2013年10月1日,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以药养医”在县级公立医院告别了历史舞台。

        镜头:2015年1月9日11时,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门诊取药处,恩阳区登科社区65岁身患冠心病的李成华老人拿着医生的处方前来取药。取药处的公告牌提示:通心络胶囊以前31.05元,现在26.4元;阿莫西林(0.25g)以前一盒7元,现在6元。“不要小看每种药只少了几元钱,像我这样的老病号,去年一年节省了1500余元。”李成华老人说。

        基本药物制度在四川省继续得到巩固,群众可以从所有的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买到零利润的药品。让人高兴的是,还有80.43%的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也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

        关键词四:异地结算

        镜头:因患慢阻肺,来自遂宁市的王方惠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已住院治疗11天。春节将至,她准备出院回家过年。2月13日,在医院结算窗口,王方惠和家人有些担心“钱没带够”。没想到窗口工作人员告诉王方惠,她只需付自己承担的费用,其余费用将由医院与当地新农合部门结算。“过去到成都看病,要我们垫支医药费,如果是大病还得四处借钱。现在实在太方便了。”王方惠很开心。

        2014年10月起,一种新的报销模式——异地结算在四川省启动。截至2014年底,全省22家新农合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异地结算,三个月时间共结报978人次,报销费用632.99万元。

        去年,全省新农合参合人数6227.31万人,参合率99.29%,创历史新高。同时,财政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 320元,同比增长14%,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达76.87%。为防止重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四川省不仅扩大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范围,还全面开展大病保险,新农合累计赔付10.10万人次,补偿4.35亿元。

        关键词五:家庭医生

        镜头:2月3日夜里12时,宜宾屏山县大乘镇三合村村医罗向兵的手机响了。电话里,一位村民说自己有些发烧,希望他到家里去看一下。放下电话,罗向兵就从暖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带上药箱、骑上摩托,往村民家中赶去。

        从2014年3月起,罗向兵与村里600多位村民签订服务协议,成了大家的家庭医生。从此,村民的病可以第一时间在家门口得到治疗,既避免了村民小病拖成大病,也能让村医们通过周到服务获得一定收入。对病情较重的患者,罗向兵会将病人转诊到卫生院或县医院。

        去年,四川省已有132个县(市、区)开展乡村(社区)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53%,居全国前列。平昌县乡村医生与农村居民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签约率达85%,实现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和签约率双达标。

        与此同时,签约村民们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曾经生过什么病,是否按时吃药、吃的什么药,都一一记录在健康档案上。去年,全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5.75%,同比增长2.91个百分点;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分别为53.57%、42.84%,同比增长2.95、4.31个百分点。

        关键词六:减量提质

        镜头:6月2日,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积极落实分级诊疗的要求,省医院即日起正式停止普通门诊输液(儿科输液和肿瘤门诊化疗等特殊输液除外),急诊输液不受影响。非危急、重症病人可以在医院诊断后,持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到53家签约对口辅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开药输液和治疗。据悉,这也是四川省首个停止门诊输液的三甲医院。医院停止门诊输液、医生给出诊断和治疗建议,将普通患者下转到社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推进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