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定地震,最新情况汇总!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加强震情监测,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等工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地方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派出工作组和应急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各项抢险救援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
闻震而动,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从中央到地方,救援行动迅疾展开。
应急三级响应、应急二级响应,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立即启动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做好抗震救灾工作,调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力量赶赴震区。
截至5日16时,应急管理部已调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100余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50人,部自然灾害工程救援中心(中国安能)98人、31台套装备,救援直升机1架赴地震现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1000余名武警官兵紧急出动,投入抢险救援一线。
9月5日,武警四川总队机动第二支队官兵在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磨子沟村搭建临时木桥转移被困群众(手机照片)。新华社发(洪福乐 摄)同时,应急管理部部署重庆、甘肃、贵州、云南、青海等周边消防救援队伍和中国地震救援队共3600余人、70余条搜救犬集结待命,随时做好跨区域增援准备。
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启动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前往震区。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当日向四川省紧急预拨5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统筹用于应急抢险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
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省级地震一级应急响应,应急救援、消防、交通、医疗、公安等救援力量火速赶赴震区开展救援抢险。
救援人员在海螺沟转运一名伤员。
截至5日16时,四川省卫健委已经派出医疗队员139人赶赴泸定地震震区参与医疗救援,医疗救援队员中有中医骨科、急诊、创伤骨科、护理等多学科专家,曾经参与过多次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截至18时,四川累计出动各类救援力量5545人,调集4架直升机、2架无人机前往灾区开展空中救援及灾情侦察工作。
“加强震情监测,防范发生次生灾害”
地震发生之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四川省地震局组织专家对泸定县附近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密切关注。
气象部门表示,由于泸定县近期多降雨天气,需防范降雨天气对交通、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不利影响。此外,地震后地质条件脆弱,需加强防范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
针对地质灾害防范,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目前,震中方圆50公里范围内共部署专业监测点位233处,安装监测设备807台(套),设备在线率94.05%。对于震后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川省水利厅启动水利抗震救灾二级应急响应,并在水利部指导下迅即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震区水库(水电站)、堤防、塘坝、农村饮水安全等各类水利工程和可能引发的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开展拉网式排查和风险研判,建立震损水利工程清单,逐一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排除险情。据初步统计,震区50公里范围内有大型水库(水电站)4座、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水电站)176座、堤防39段。
“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等工作”
灾情牵动人心。5日20时左右,记者在磨西镇中心的贡嘎广场看到,一顶顶临时安置帐篷正在搭建,医护人员在临时医疗救助点里忙着包扎,电力抢修人员忙着抢修线路,抓紧恢复供电、通信。
9月5日晚拍摄的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的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9月5日晚,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两名小女孩在帐篷里。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更多救灾物资正被紧急调运而来。地震发生后,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当日向四川泸定县调拨3000顶帐篷、1万床棉被、1万张折叠床等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震救灾和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保障工作。
针对地震灾区部分通信设施受损情况,工信部第一时间召开视频调度会议,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立即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组织开展受损通信设施修复和应急通信保障。
同时,四川省通信管理局调度支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用户的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赶赴震区开展公众通信覆盖。
据国网甘孜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地震导致当地多个乡镇供电线路受损严重。经过全力抢修,截至19时,四川电网已恢复2座35千伏变电站、1条500千伏线路、2条110千伏线路、15条10千伏线路。
来源:新华社
记者:刘夏村、叶昊鸣、周圆、黄垚、冯家顺、吴光于、董小红、张海磊、陈健、高健钧、卢宥伊、杨进、薛晨、萧永航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