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泡菜秦朝就有了 申遗缺个“带头人”

14.12.2013  23:38
 
 
  日前,韩国泡菜文化申遗成功,不少四川人开始疑惑,四川泡菜不仅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工艺独特也无可替代,为什么就不能申请?对此,社会学家袁庭栋认为,申遗应该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成都川菜博物馆副馆长张辉强则表示,每个四川人都希望四川泡菜文化申遗,也应该申遗,但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带头人”。

   说历史悠久

  2000年前的秦朝 川人已会泡菜


  说起四川泡菜,其实大有来头,抛开有文字追寻的1500年历史,更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泡菜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时候,泡菜器皿非常简单。”成都川菜博物馆副馆长张辉强告诉天府早报记者,最早人们把水装在瓦罐中,把蔬菜泡在水中,就只是为了保鲜,“单纯延长保质期,但可能有些也吃不完,后来发现,泡久了的一些菜,竟然味道也不错,泡菜就这样慢慢被流传和创新。”

  张辉强介绍,在成都川菜博物馆中,还摆放着2000多年前的泡菜坛子,后来到清朝,坛子变得更加精致,“开始出现一些上等烧制的官窑。”那时,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都大量泡菜,甚至在川南、川北部分地区,还把泡菜作为嫁妆之一。

   说工艺独特

  加水加盐加糖 水果肉类无所不


  在以前,四川泡菜不仅菜品单一,用料也很单一。“最开始只是有水,到后来慢慢加入盐,再到后来出现糖。”张辉强介绍,四川泡菜的工艺有一个传承和创新的过程,“纯天然和人工的泡制和发酵,是别的菜品所无法取代的。”“四川泡菜最大的特色,就是泡制方法和种类。”张辉强解释,用传统的泡制方法,抑制泡菜里菌类的生长,使之保持平衡,不管是泡制一天还是几十年,都能泡出可口的味儿。而说到种类,张辉强用4个字来概括——“无所不泡”,肉、水果、蔬菜等,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成为四川泡菜的原料。

  在四川比较有名的一种泡菜叫“洗澡泡菜”,泡缸中的大量乳酸菌,能保持一种平衡状态,泡制一天便能食用。发展到现在,四川泡菜器皿已从瓦罐发展到玻璃、陶瓷、不锈钢等。

   ■观点

  “申遗,四川泡菜有底气”


  “四川泡菜应该有底气申遗,我们会为申遗准备各种证据材料,包括很久以前的食谱和器皿,证明其悠久历史。”

  ——成都川菜博物馆副馆长张辉强

   “团结起来,把泡菜做大”

  “四川泡菜该申遗,因为我们有很好的技术、文化等,遗憾的是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现在团结起来,把泡菜做大做强。”

  ——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

   ■反思

  “各管各,传承意识淡薄”


  四川泡菜文化历史悠久,工艺有传承也有创新,但为何没有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少网友开始讨论,有人认为这是韩国后来居上,也有人认为这是我们不重视。“这确实和大家的意识有很大关系。”张辉强介绍,在四川,泡菜随处可见,不仅可以作为开胃小菜,有醒酒的功能,此外还能作为不少川菜的食料,“很有文化底蕴,但我们传承意识是缺少的。”

  “很惊讶,刺激很大。”回忆刚听到韩国泡菜文化申遗成功时的感受,张辉强表示很受刺激,“本来确实是我们先有,但现在韩国申遗成功,这一举动很值得我们反思。”张辉强坦言,现在这个话题是大家讨论的重点,“反观我们自己,没有重视是一方面,另外四川泡菜分支多,但基本各管各,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产业链。”此外,张辉强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四川泡菜申遗需要有一个“带头人”,“我们的力量毕竟有限,呼吁政府可以考虑民间建议。”

   四川泡菜发展史

  2000多年前在秦朝时期就诞生了

  1500年前有了文字的“注脚”

  清朝时期泡菜还成了嫁妆之一

  时至今日泡菜有心想“申遗”

   ■他山之石

  韩国泡菜1300年前从中国“进口”

   1

  不可或缺做成酱制成馅


  泡菜,对于韩国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虽都叫泡菜,但种类繁多,有大白菜泡菜、大萝卜泡菜等,还有鱼虾类经发酵而成的鱼虾酱等。在韩国,泡菜不仅是一种副食,近年也被做成了馅,汉堡包、三明治、比萨饼、寿司、水饺、烧卖中都不乏泡菜的身影。

   2

  腌料丰富口味复合


  在制作方式上,韩国泡菜以腌渍为主,各种辅料被揉搓在主料上,其精华在于各类腌渍调料十分丰富,口味复合,这与我国北方腌酱菜的原理一样,只是选料有所不同。而四川泡菜讲究浸泡,是真正意义的“泡菜”。

  韩国泡菜自1300年前由中国传入后,逐渐由各家各户手工自制发展为现代化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3

  泡菜发展早制定有规划


  此外,韩国一直致力于向世界宣传“泡菜文化”,韩国政府还专门为泡菜设立了国家节日,2011年9月5日发布的名为 《提高泡菜产业竞争力》的文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相比之下,四川泡菜虽地域性很强,却没有太多重视品牌。

   ■泡菜故事

  “田大妈泡菜”曾扬名全国


  田玉文,这个曾被誉为“泡菜大王”的人,她的创业故事曾备受关注。

  1982年,30岁的田玉文在新津县新平镇刘家碾租房开饭馆,小学3年级文化的她看到了一个新的产业——蔬菜加工。她了解到加工泡菜本小利大,于是花钱拜师学习了腌制泡菜的技术。

  1989年,田玉文用3万元钱在刘家碾租了几间房子,买回几口可以装1000多斤蔬菜的大瓷缸加工泡菜,摆起了泡菜销售摊子。几年下来,她靠卖泡菜掘得第一桶金,积累了上百万元资金。

  1992年,田玉文注册成立了成都市新津县蔬菜腌腊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蓉新”牌泡菜。产品一上市,很快就因适合成都人的口味而走俏,逐步销往国内市场;在东北一带,“蓉新”泡菜一度占据当地泡菜90%以上的销售份额。

  1995年,田玉文的“蓉新”牌泡菜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相继开发出系列产品100多个。这是田玉文企业发展最辉煌的时期,但后却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虚报注册资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教你一招

  加野山椒和冰糖


  “我家的洗澡泡菜,泡了4个小时,就可以吃了。”昨日,市民陈女士打进早报热线分享泡菜经验。陈女士介绍,自己老家在遂宁,从爷爷辈开始就弄泡菜,用坛泡,加入芹菜、胡萝卜、莴笋、洋葱,“任何你想要泡的菜,都可以加入”。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加野山椒和冰糖。”陈女士坦言,这样弄出来的泡菜太好吃了,鲜嫩脆香辣,很爽口,“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一定不能用有油的筷子去碰泡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