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法治建设找抓手 依法治省动真格

21.10.2014  11:01
        新华社成都10月19日电(记者  吴光于)
深秋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秋日的暖阳照在鲜水镇孜龙村卡车驾驶员扎西的脸上:“开了这么多年车,现在有了正规手续,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心里踏实多了!
        本世纪初以来,货运车辆长期无牌无证从事运输一直是困扰甘孜州运输市场的难题。2012年,甘孜州共有27894辆无牌无照车辆,超限超载、冲卡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顽疾”。然而由于地处民族地区,车辆涉及面广,对无牌无照车辆的管理始终没有动真格。
        2012年,甘孜州委州政府启动实施专项整治行动,配套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奖励机制,并与周边地区签订合作协议,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使无牌无照车辆全部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彻底治愈了困扰甘孜州的“12年之痛”。
        甘孜州委书记胡昌升说,虽然民族地区一些干部群众受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影响,法治观念相对淡薄,但必须直面问题,拿起法律的武器,清除横亘于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障碍。
        甘孜州政法委副书记尹天飞说,在司法活动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无论什么人,一律一视同仁地对待,既树立了法律的权威,也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
        2013年以来,四川省《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奠定了法律基础。“在一些地区,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法律的权威性。法治不应设立‘禁区’,要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才能促进地区的和谐、健康发展。”甘孜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煜康说。
        回顾往昔,作为西部大省,四川在地方治理上曾有过一些教训。有关干部、学者分析表示,权力失控、社会失序,归根结蒂在于法治的缺位。2013年初,四川省委从坚决贯彻中央依法治国方略和治蜀兴川的高度作出了建设法治四川的决定,在总结四川建设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2013年底制定出台了《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系统提出了依法治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实施进程。
        如何使法治建设在四川落地生根,走出一条适应地方现代化发展的法治道路,成为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探索的“一号工程”。为此,四川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建立“权力清单”“收费清单”“负面清单”等清单制度,力促“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2013年以来,全省对99个省级部门的行政审批  (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等进行清理,并公示晾晒“权力清单”,编制了权力目录,制定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实现全程电子化网上运行,并进行实时网上监督。
        “敢于直面问题、不护短、对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的思想始终贯穿四川依法反腐的工作。”四川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明国说。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今年9月底,四川省检察机关已查办涉嫌职务犯罪的厅级干部31名。其中既有地方的“一把手”,也有公安、教育、卫生等重要职能部门关键岗位的官员。
        “法治建设关键在找抓手,以法治思维思考、以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敢于在‘深水区’动真格,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落实到每一个案件、每一项日常工作中,就找到了撬动法治建设的杠杆。”资阳市委政法委书记唐永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