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治理\"超标\"不搞变通不留死角

11.12.2013  07:24

我省坚决叫停新建楼堂,腾退多占办公用房,刹住车轮腐败――

□本报记者钟振宇

办公大楼修好才几年,新来的局长又要搞装修”、“开公车接送孩子,不要以为停得远群众就不晓得”……对滥建楼堂馆所、多占办公用房、超标配备车辆和公车私用等现象,群众反映强烈。我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深入开展整风肃纪专项治理,各单位对照规定深入查改。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17个尚未开工建设的楼堂馆所项目被叫停,省直单位均建立和完善了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办公用房清理将进入实地督查阶段,党风政风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建楼堂馆所一律叫停

近年来,部分地区和部门违规修建楼堂馆所的现象有所抬头,给党风政风、党群干群关系、党和政府形象造成了损害。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后,我省出台贯彻文件,要求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搞变通、不留余地,切实做到令行禁止,全面停止新建楼堂馆所。

作为“楼堂馆所”治理问题的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明确要求,五年内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党政机关楼堂馆所,不仅严禁新建、扩建,而且严禁以危房改造等名义改扩建楼堂馆所,严禁以城市改造、城市规划等理由在他处重新建设楼堂馆所,严禁以任何理由购置楼堂馆所,严禁接受任何形式的赞助建设和捐赠建设。对已批准但尚未开工建设的楼堂馆所项目,要求一律停建。

我省今年已组织开展两次各级各类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全面清理检查。经清理,发现个别市(州)、区县存在越权审批、未批先建、未办理施工许可擅自开工等不按规定实施楼堂馆所项目的问题,全省还有117个未开工建设的楼堂馆所项目。通过自查自纠,涉及的市(州)和部门已全面叫停尚未开工建设的楼堂馆所项目,限期整改存在问题的楼堂馆所在建项目。

全面停止安排资金,省财政厅出台《关于严格控制楼堂馆所项目预审和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严格财政预算管理,严把资金审核关,5年内一律不安排党政机关新建、扩建、迁建、购置楼堂馆所经费预算。

全面停止供应土地,省国土资源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的通知》,严把土地预审关,凡属于楼堂馆所的,一律不供应土地。

强力实施监督问责,省纪检监察系统以清理检查楼堂馆所建设违规问题为重点,着力解决滥建楼堂馆所问题。对发现的违规问题责令有关地方和部门限期整改,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实施问责。

对于典型问题,省纪委监察厅及时向社会进行通报。对群众信访反映的荥经县购买别墅用于县级机关办公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后,对荥经县主要领导立案调查并通报全省。

截至10月底,全省共有6名领导干部因违规修建楼堂馆所被问责,其中处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3人。

清理办公用房上门实测

党政机关正厅级领导干部每人使用面积24平方米、副厅级18平方米、处级12平方米、处级以下6平方米……《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公布迄今已14年。但由于各种原因,各地并未严格执行。

今年8月,我省贯彻中央要求,开展了第一波清理工作,各单位自查报告显示,部分省级党政机关存在办公用房超标配置现象。“造成超标的原因较多,有些是建筑格局等历史原因形成的,大都不是主观上追求奢侈和排场。”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说。

以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为例,该局正在使用的办公楼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当年的苏联专家楼,办公室的布局和面积由历史原因形成。但作为我省清理办公用房工作的牵头单位,该局在省级部门中带头清理整改。记者看到,该局局级领导办公室均通过隔断的方式实现面积达标,隔断后新增的房间被设置为单独的办公室,引来不少单位观摩。

日前,我省正对省级党政机关和各市州开展彻底的清理和督查工作,不走过场、不走形式、不留死角,力争在年底前实现应清尽清、应退尽退、应调尽调。

第一步,要求各单位在本月3日前提交自查自纠报告,不仅要有文字、表格说明,还必须配有详细的办公用房平面图,并标注房间的使用者。第二步,组织力量对部分市州和105家省级单位开展实地督查。工作人员将拿着平面图,使用红外测量仪到房间实地勘测。

省政协主要领导带头腾退了原工作单位的办公室,并作出“一定要严格执行中央两办文件,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批示,要求工作中不虚报隐瞒、不搞变通,切实做到令行禁止。有的往届省政协领导还没有正式办理离退休手续,就主动提前腾退办公室。副厅级副秘书长办公室拟从目前使用的30平方米就近腾换为18平方米左右,原办公室调整为处(室)集体办公室;对于个别专委会主任在原单位使用办公室的,按规定做好办公室腾退工作。

省民委对超使用面积的办公室进行分隔改造。目前,在职厅级、副厅级超面积办公室正抓紧进行隔断、腾退和移交处理,腾退后的办公用房重新分配并合理安排给其他工作人员办公。共计腾退移交9间,隔断整改9间。

办公用房不宽裕的省宗教局也逐一对局机关处以上干部办公用房进行了清理,核查显示平均办公用房10平方米。

下一步,我省将推进省直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产权转移登记工作,实现办公用房统一管理;尽快出台省直机关办公用房使用管理细则,在统一权属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按照标准配置和调配办公用房,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办公用房清理工作成果,切实把办公用房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轨道。

规范公车配用不搞特殊

警官小费近日到外地办案,返蓉时已是深夜,他没有直接回离高速公路出口不远的家,而是把车开回单位,然后坐出租车返家:“单位有规定,公车必须停回单位。

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出台后,各地狠刹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记者利用周末走访了成都市周边一些景点,未发现省直号牌车辆。

政法系统单位公务车辆大多悬挂警用牌照,其使用情况备受社会关注。

省公安厅在管理中采取事前报批和“定位、定号、定车”的方式,凡周末、节假日用公务车,必须按规定进行事前报批,违反规定的车辆将被厅机关收回统一保管。加强驾驶人员教育,坚决消除特权思想。截至9月底,有11个部门因违反车辆使用管理规定受到通报批评,6辆公务用车收归后勤保障中心统一管理。

省司法厅严控公车使用,工作用车需主管领导签字;省监狱管理局对全部公车安装GPS定位系统,纳入全省监狱系统车辆信息平台管理和监督。

针对超编制配备、超标准配备车辆、违反规定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等违规现象,我省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通报显示,2011年全省共清理党政机关违规公务用车1.2万辆,去年共清理1.4万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未发现省直部门存在超标购置、配备等违规情况。

作为全省党政机关公务车辆管理牵头单位,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一方面巩固清理成果,一方面强化管理服务。目前该局拟定了《在蓉省级单位公务用车定点维修管理办法》和《在蓉省级单位公务用车定点保险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减少运行成本,堵塞开支漏洞。

我省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推进公务用车改革走向深入,不断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