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极小型贫困村应当怎样脱贫?
□郭晓鸣 高杰
我省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环境多样,在“四大片区”中的深度贫困区域仍分布着许多极小型贫困村,即处于边缘区域、常住人口极少的自然村落。这些村落普遍只有十几、二十多户农户,且区位偏远、地理条件恶劣、与外界处于隔绝或半隔绝状态,自身缺少发展必需的要素支撑,外部资源进入也面临较大困难。因此,极小村的贫困面更广、贫困程度更深,并且受制于地理条件等限制,其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更多,面临的挑战也更为严峻。
在精准扶贫战略进入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全面攻克深度贫困区一系列瓶颈性障碍,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艰巨任务,而主要分布于各深度贫困区的极小型贫困村,又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要实现极小型贫困村的脱贫发展,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迫切需要更具针对性地调整政策思路,探索更加精准的极小型贫困村脱贫路径。
极小型贫困村脱贫攻坚面临严峻挑战
与一般贫困村相比,极小型贫困村具有区位偏远、资源分散、发展基础薄弱等共性特征,其脱贫攻坚面临着极大挑战:
极小型贫困村大多存在地理性屏障效应。恶劣的地理环境对极小型贫困村造成了严重的屏障性影响,导致这些地区缺乏与外界的联系,资源要素流动不畅,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项目建设成本较高。地理性屏障使这些村落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成为其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
极小型贫困村缺少规模经营的要素基础。极小型贫困村的生产资料较为分散,耕地资源大都细碎、分散,主要以小规模家庭经营的方式存在,缺乏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同时农户自有资金较少,投资能力较弱,缺乏参与产业扶贫项目的资金基础,这些现实条件决定了难以在极小村落实施规模化的产业扶贫项目。
极小型贫困村的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
受地域条件限制,极小型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导致这些地区普遍存在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极度落后的问题,无法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配套支撑,由此导致这些极小村落大都只能维系生产效率低下的传统生产方式。另外,由于缺乏基本的医疗、教育服务,村民需要外出求医就学,不仅增加了家庭消费支出,而且严重抑制了人力资本的提升。
极小型贫困村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极度匮乏。由于可获得的教育、培训机会较少,村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同时,由于社会关系网络单一,极小村落缺乏接受外部技术人才扶持的有效渠道,人力资本集聚能力很弱,严重缺乏具有带动能力的高素质乡村精英人才。
极小型贫困村通常表现为整体性贫困状态。村内农户之间贫困程度相近、生计结构相似。因此,在极小村落由于缺乏内部性示范效应,贫困农户往往不愿意或者不敢轻易改变既有生产方式和生存模式,参与新的扶贫项目的动力不足,意愿较低。
上述特征和挑战决定了在其他地区行之有效的许多扶贫模式,如规模化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等,都很难在极小型贫困村实施并发挥作用。故而必须在准确把握极小村落资源禀赋条件的基础上,设计更加符合极小村落现实情况、更能满足其贫困人口现实需求的帮扶对策。
极小型贫困村脱贫发展具备潜在优势
虽然区位和资源条件的限制使极小型贫困村脱贫攻坚面临严峻挑战,但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使其具备一些不容忽视的基础条件和独有优势:
极小型贫困村具备保障家庭温饱的基本条件。从整体上看,我省多数极小型贫困村拥有相对多样的自然资源,人均资源较为丰裕。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这些村落的农户往往能够通过耕种、养殖、采集、狩猎等多种生产活动维持温饱。因此,在没有遭受大的自然灾害条件下,极小村落贫困农户的家庭生计虽然水平较低,但通常能够获得基本保障。
极小型贫困村具备农户互助合作的良好传统。由于相对封闭,极小型贫困村大多保持稳定的熟人社会结构,宗祠文化、农户之间互助传统得到完整保留,这一优势对这些村落通过引入更规范的合作机制实现共同脱贫而言,无疑是良好的传统性非正式制度基础。
极小型贫困村具备发展绿色农业的先天优势。由于家庭生计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极小型贫困村的农户更加注重资源的永续利用,形成了以保护性开发和村落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产方式。同时,极小村落的传统生产方式虽然效率不高,但这也为其发展当前最需要的绿色生态农产品保有了独有的资源环境条件。
极小型贫困村脱贫攻坚的思路对策
除部分不适合生存的极小型贫困村需要通过整体易地搬迁实现脱贫之外,我省大多数极小型贫困村仍要通过精准帮扶实现就地脱贫发展。破解极小型贫困村脱贫攻坚面临的挑战,激发其潜在优势,必须创新政策思路,在准确把握村落特征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精准施策、精准脱贫。
要提升小农户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
极小型贫困村落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严重抑制了极小型贫困村农户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导致这些村落贫困农户增收缓慢。因此,要针对性提升与小规模农户经营配套的小型生产性基础设施条件。受资源条件限制,小规模分散经营是极小型贫困村的基本生产方式,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户生计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更加重视通过修建或完善生产便道、小型灌溉设施等直接提高产出水平,从而增强贫困农户家庭生计保障能力。
要加强对家庭经营的适宜技术支持。
世代耕种经验的累积,使极小型贫困村农户能够选择最适宜本地资源条件的生产品种和生产方式。但同时,由于缺乏与外界的联系,这些村落的农户很难获取新品种和新技术,致使家庭经营效率的提升十分缓慢。因此,对极小村落而言,只有通过合理选择并输入适宜本地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更有效率地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使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更加符合当地贫困农户的实际需求,可以与当地农民拥有的传统技艺有机结合,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促进贫困农户脱贫增收。
要挖掘并发挥本土能人的带动作用。受现实条件限制,极小型贫困村很难吸引外部投资者进入带动脱贫增收。因此,要更加重视发挥村落熟人社会关系和互助传统,在本村范围内选择培育具有较强能力和较高威望、并且公正无私的村民担当脱贫带头人,通过充分发挥本土乡村精英的带动示范作用,促进极小型贫困村更快实现脱贫。
要构建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机制。极小型贫困村农户具有互助传统和合作精神,但这种互助合作大多是农户间自发形成、依靠非正式制度维系的,主要表现为简单生产生活合作。在脱贫攻坚中,要充分发挥极小村落的互助传统,通过组建规范运行的农民合作社或合作小组,创新贫困村产业周转金使用方式,建立规范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极小型贫困村农户提高合作水平,实现稳定和可持续脱贫的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