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明确任务深化依法治旅
国庆期间,全国多地再次曝出“假冒伪劣”“购物宰客”等涉旅市场乱象,四川的乐山、凉山等地“上榜”。事件发生后,四川省有关部门和事发地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工作组对涉旅购物违法违规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并迅速向社会给予回应。
结合近期发生的几起涉旅购物事件,四川省政府日前召集十余个省级部门和部分重点旅游市(州)政府负责人以协调合作形式,对全省依法治旅工作进行了阶段性的梳理总结,为进一步深入实施依法治旅明确了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
明确责任综合治理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去年6月出台了《全省依法治旅规范市场工作方案(2014-2016年)》,由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全省依法治旅规范市场工作;各市(州)人民政府被明确为旅游市场综合治理的责任主体;省直相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督促指导各地开展依法治旅规范市场工作。
《方案》还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省政府新闻办、发改、公安、质监、工商、税务、文化、商务、旅游等多个部门,确保各部门不失位,将综合联动执法机制有效建立起来。
四川省旅游业界人士认为,治理涉旅乱象需要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在执法依据上也涉及多部法律法规。例如,涉及团队游客的,旅游、工商等部门可依据《旅游法》《合同法》等进行查处;涉及购物环节的,工商、物价、消协等部门应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物价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及时介入。
据了解,在对几起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凡涉及团队游客的,四川省旅游部门严查当事组团社和地接社,并依法依规对旅行社和涉事导游进行严肃惩处;涉及游客购物的,由购物点属地政府牵头,责成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严查严处。
四川省对几起事件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处理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不少网友在网络平台上为此点赞。在此过程中,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及时介入成为挽回舆论的关键。
标本兼治初见成效
以治理“不合理低价”为突破口,去年7月初,四川省旅游协会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涉及九寨、黄龙、峨眉、乐山等重点旅游区域的6条旅游线路产品成本参考价。此举也拉开了四川省依法治旅工作中“治标”阶段的大幕。
随后,规范旅游合同文本、推广使用团队服务管理系统、旅游客运市场“打非治违”、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摸底涉旅经营单位发票使用情况、旅游行业价格专项检查等一系列工作有序展开。进入今年的“标本兼治”阶段后,四川依法治旅氛围日渐浓厚,步伐不断加快。
今年5月1日,四川省开始在部分重点旅游线路上的旅游企业当中正式推行网络(电子)发票。九寨沟旅游环线上的150户酒店和餐饮企业安装了网络(电子)发票机,成都市也确定了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区域的28户旅游经营单位作为第一批推广对象。
今年以来,四川省逐步将旅游企业行政奖励和行政处罚信息录入全国统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守信行为和失信行为的联奖联惩,目前已采集500多户旅游企业的信用信息入库。就在几天前,该省又发布了“首批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名单”,在都江堰景区殴打导游和大闹柬埔寨机场的4人被列入“黑名单”。
与此同时,旅游交通运输、涉旅价格监管、治安秩序整治、综合执法大检查、旅游市场主体监管等行动陆续开展,使四川的旅游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目前,依法治旅工作已经在四川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全面推进突出重点
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提出,涉旅购物乱象让舆论的焦点再一次指向“零负团费”与“不合理低价团”,而其产生的根源在于旅游购物、演艺等环节的高额回扣。因此,要解决“零负团费”问题,还应抓住旅游购物这一源头。
“我建议针对旅游投诉采取‘首问责任制’。”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梁武湖说,依法治旅关键在于建立有力的综合执法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绝不能遇事相互推诿,甚至以“假期不上班”等借口让游客投诉无门。
会议提出,要以解决旅游购物环节的深层次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旅游市场综合治理。下一步,要在全省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旅游市场暗访行动”、“依法治旅规范市场专项行动”和“依法治旅规范市场宣传行动”等“四大行动”;交通、工商、人民银行、地税、商务、发改等部门要在“统一全省旅游客运车辆专用标识”、“实施旅游违法违规黑名单制度”、“推行使用网络(电子)发票”、“开展旅游纪念品市场专项整治”、“旅游价格秩序治理”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从源头上遏制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会议强调,依法治旅就是要依据多部相关涉旅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原则,实施标本兼治。
“我省依法治旅工作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突出重点,务求取得实效。”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王七章说,“让我们把明年春节长假作为‘试金石’,用以检验本阶段依法治旅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