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评论员文章:大门开了小门不能关着
·四川日报评论员张雨
对外开放水平如何提升?四川日报“新南行记”采访组在广西听到各级官员分享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大门开了小门不能关着。
话语深刻又生动,记者忍不住追问:什么是“大门”?什么是“小门”?他们又说:所谓“大门”,是广西全区的对外开放战略;所谓“小门”,是各地各部门对这一战略的落实,特别是官员要主动放下架子,创造性开展服务工作。
概而言之,打开“小门”的重要一环,就是官员要放下架子,创造性开展服务工作。放下架子,就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去掉官气,换位思考,接好地气,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创造性开展服务工作,指的是实际操作层面的服务问题。比如,企业着急落户,能不能周末也帮忙安排办事人员?审批材料,可否网上预审节约时间?办理进度,公众是否查询得到每一个步骤?信息公开,内容做不做得到既权威公正,又平和亲民……这不是强政府所难,一些地方已有类似“创造性服务”。今夕何夕?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今,我国对外开放正向纵深发展,开放“大门”越开越大,若各地各部门的配套服务措施,特别是“创造性服务”等各扇“小门”还关着或半关着,只会让企业发展遭遇挫折,开放战略受到梗阻。换句话说,“小门”的打开程度,直接影响“大门”的打开效果,决定着整个对外开放战略的成败。
“小门”虽小,分量却重。小,是相较开放全局而言;重,是成败尽在细节之中。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了一个微信群叫“永不落幕的现场会”,该区每引进一个企业,就拉一个进群,方便企业随时反映问题。不同于其他一些地方的是,群里不仅有基层工作人员,还有该区中高层领导,企业提出的每一个诉求,都被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
在这个微信群里,有诉求、有回应、有负责经办、有时间期限、有当事人反馈、还有层层问责……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对外开放,落实在细节、毁誉在细节、创造更在细节。把一个常见的微信群,打造成“永不落幕的现场会”,不得不称道这种“创造性服务”之细致、之实在。
看广西,想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四川要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作为内陆省份,我们基础条件不占优势,还存在着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充分、外贸占比低、开放发展通道平台不足等短板,凸现对外开放的紧迫性。并且,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日益复杂,四川省对外开放也将遭遇诸多复杂的问题,更加需要各级各部门敞开“小门”,主动服务、“创造性服务”,把客商引得进,留得住。
敞开“小门”,特别是就“创造性服务”而言,步伐得加快了。过去一些方法有效,当下未必有效;一些服务以前不合时宜,现在必须应时而变;一些举措曾经不做尚可,如今“硬骨头”不啃再也不行……打开“小门”,四川省已有一些创新例子,如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税务窗口,为满足外籍纳税人个性化需求,专门开通了“中英双语服务一站式”窗口,统一受理涉外企业的涉税事项,为外籍人员提供“一对一”的贴心帮助。这样从细节入手,打开“小门”的服务,直面企业所需,不妨再多一些。
顺大势而为,方有大作为。贯彻落实省委全面开放合作战略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审视自身“小门”,主动放下架子,创造性开展服务工作,敞开我们的胸襟,“大门”“小门”一起开,拥抱世界的“八面来风”,造就一个更加开放的四川,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责任编辑:郑玮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