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筑能笃行 四川建院

30.12.2013  14:19

他们是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者,他们是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者,他们建起来的是有人性温暖的房子、培养出的是德才兼修的专业人才、规划出的是生态宜居的绿色城市……一切为了人,以人为本,“筑梦”四川,他们一直坚守以人为核心的信念,在路上永不停歇……
     

学院秉承“建德明志,筑能笃行”校训,在我省率先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是我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住建部确定的“中德合作中西部地区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住建部确定的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建筑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和“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单位。
      学院毕业生就业良好,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5%以上。
      在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四川建院)获得的众多头衔中,有一项尤为突出——由教育部、住建部确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建筑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这是荣誉,更是该院的追求——57年来,学院秉承“建德明志,筑能笃行”校训,加快构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人才库”,为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人才输出5年输出城建专业人才逾2万人
      2013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预计达7300亿元。而来自省住建厅的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建筑业人才资源数量少,高级技术人才更是奇缺。
      产业飞速发展,与技术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该如何破解?四川建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途径,那就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5年来,该院输出城建专业人才已超过2万人。
优质生源,为人才提供了源头保证。学院招生区域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录取调档线连续几年居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
      强大的教学实力,是四川建院培养人才的底气。自2004年起,该院启动人才质量工程,到今年全校已有教授28人、副教授188人、博士37人、“双师型”教师363人,师资力量整体水平在国内同行业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培养人才,四川建院有独门技艺。经过多年探索,该院立足“筑能笃行”的校训,让学生实现了品德高尚和实操能力的“双修”。该院总结出基于施工(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123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建筑施工一线的施工、管理、服务等应用型人才。并紧扣社会需求,在土建大类,该院构建起了建工、交通、设备、工管、装饰五大重点专业群,优先发展。
      这还不够。2005年,该院根据行业需求,新设立了交通工程系,2008年开始陆续开办了盾构施工技术、高速铁道施工技术等新专业,每年招收超过300人,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赞誉。
      今年6月,四川建院与世界500强企业马士基集团、丹麦VIA大学合作,一个更加国际化、立体化的四川建院正蓬勃兴起。
技能输出为行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四川建院深谙其道。
      如今的四川建院有着强大的专业技术优势:开设61个专业。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精品专业2个。
利用这种技术优势,四川建院通过标准制定、人才培训,为全省城镇化提供直接的智力支持。该院主持制定了7个专业的教育标准和7个行业资格标准,参与制定了18个专业的教育标准和14个行业资格标准。
      在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方面,四川建院开放校内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每年来实训的学生超过2000人次。同时,按省住建厅要求,积极开展镇(乡)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专题培训,已进行14期,培训逾2800位基层规划人员,涵盖180多个县;积极开展理县“挂帮包”项目,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助当地劳动力转移;与省相关部门开展“川建工”农民工培训,每年培养80名高级钢筋工。“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当地房屋受损,急需大量技术人员参与修复。为此,从今年7月起,四川建院到雅安灾区农村,教授农房抗震和质量安全等方面“过筋过脉”的知识,培训建筑工匠超过4000人。
      助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四川建院正大步向前。

四川日报》2013年12月30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