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新媒体时代老师拿啥“言传身教”

18.05.2015  01:46
作者:记者 江芸涵 阳帆 来源:四川日报       互联网时代,老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已经发生了改变,如何更接地气地与学生交流,如何更具时代感地润物细无声?5月14日,记者走近一些老师,看看他们如何在网络平台上彰显影响力,传递为人师表的教育理念与温暖责任。
  
  “短亭长亭”:
  
  “卓越教学奖”教授与学生的互动平台
  
  “短亭长亭”是川大很受学生热捧的一个博客名字,其主人是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谢谦,他也是本次川大“卓越教学奖”一等奖得主。
  
  1月,谢教授写了开博8年的感言。8年间,他写下了734篇博文,既有日常生活点滴的分享,也有对往事的回顾,还有学生来信的答疑。感言的最后,他感谢“博客给我一个师生互动广结善缘神游八荒的平台”。
  
  最近,“短亭长亭”推荐了一篇《致华西医学生:贫困山区同学如何克服自卑心理?》的文章。谢教授说这是一个共性话题,一部分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来到城市读书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希望把自己从大巴山区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经历,遇到过的挫折与学生分享,用自身的故事鼓励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我想在博客里给学生提供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传递积极、快乐、阳光的生活理念,让它成为课堂的延续。”谢教授说。
  
  【“阿蛙7”留言】您的回复是冬天里一杯暖茶。虽然我是一个年近30硕士毕业可工作并不如意的北漂者,但在这平实的文字里,我得到启发和感动。
  
   “稻农”的空间:
  
  每条留言他都要回复
  
  “稻农”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任万军教授的QQ空间名字。他的空间里,有对教育方式的反思、对学生离校的不舍、对同学的教导,也有对同学的祝福,一问一答、一写一评都成为饶有趣味的教育。
  
  教师节来了,学生为送礼伤脑筋,导师为拒绝收礼费尽心机。任老师在空间里写道:“你们能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业上,能真正成长、成才,就是送给导师最好的礼物!如果要祝福,就用QQ留言的方式吧。”同学们在空间里纷纷响应,“一切从简,响应号召。任老师,教师节快乐!”字里行间流露的浓浓情谊让任老师的朋友都十分羡慕,打趣说要来考任老师的研究生。
  
  在任万军看来,回复每条留言虽然麻烦,但这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浏览、围观空间的人,很多不是我的学生,这是个传递教育理念的平台,与网友分享心得,彼此都有收获。”
  
  【“鸽子鱼”留言】感谢任老师,三年的经历实在太多了,要写的话可能一个晚上也写不完,但“稻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是不会忘记的。请老师放心,我们都会更加勇敢地面对未来。
  
  专家点评
  
  四川农大成都校区党委书记张强:
  
  大学老师特别是管理工作者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来和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就Out了。高校教务管理平台也可以汇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比如网上评教等,但大多不够及时、透明,也缺乏互动性。利用微博、贴吧等方式了解、搜集同学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和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反馈,比传统方式时效更强、效果更好。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徐攀:
  
  无论什么网络互动方式,一定要“网上”与“网下”相结合,才能真正增强教师开展工作的针对性。通过“网上”反映出的涉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要靠教师通过“网上”和“网下”的互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念。

      新闻来源: http://dzb.scdaily.cn/2015/05/15/20150515638574081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