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作品连续3年斩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四川日报作品连续3年斩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中国新闻奖作品背后的故事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张立东)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11月2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56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40件(含10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85件,三等奖128件;20名新闻工作者获长江韬奋奖,其中长江系列10名,韬奋系列10名。
四川日报文字消息《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获得一等奖,四川日报文字通讯《金堂南充两大火电项目为何被叫停》获得三等奖。至此,四川日报作品连续3年斩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中共收到918件参评材料,177万文字、122小时,竞争十分激烈。获一等奖的四川日报文字消息《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系列《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访谈《老冯家的“传家宝”》等作品角度新颖,报道生动鲜活,体现了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也是本届中国新闻奖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中,消息类唯一获得一等奖的作品。
记者梳理发现,在全国范围内,从第24届中国新闻奖至26届中国新闻奖,各类作品连续3年获得一等奖的地方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全国只有3家,纸质类仅四川日报一家,其余两家分别是上海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获奖背后,四川日报记者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获奖者。
用脚走出好新闻
“哦,是我的运气,自己遇到了一个好题材。”11月2日晚10点半,记者拨通了记者徐中成电话,这两天,他从驻地阿坝州马尔康市来到成都,参加第十六届西博会的报道,此时,他刚结束了当日采访任务,对于获奖,他感到十分幸运。
2015年3月26日,四川日报一版在显著位置刊发了《629户人的藏乡走出359名大学生》,并通过川报全媒体集群各平台同步传播,迅速被人民网、中国西藏网等众多媒体转载,引起高度社会反响,特别是在藏区,这篇发表在与达赖集团分裂势力争夺藏区下一代的特殊背景下的稿件,用客观准确的数据和详尽感人的故事,展现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藏区群众对发展教育、培育人才是改变藏区发展面貌的深度认同,告诉了世界来自藏区最真实的声音和最真实的发展,形成良好舆论导向,求吉乡的经验得以系统总结并在四川藏区推广。
长期驻守阿坝藏区是四川日报驻阿坝记者站记者的本职工作。2009年大学毕业,家乡在南充的徐中成选择了进藏区工作,先后在阿坝日报、阿坝州委宣传部工作,并担任四川日报的通讯员,2015年正式进入四川日报工作。11年沐浴高原的阳光和风雪,已让这位内地小伙子变得皮肤黝黑,清瘦而结实,不仔细看,以为他是当地人。
徐中成说,进入报社后参加的培训,他记住了前辈讲的一句话,也是川报人的传统——好的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
尽管办公室在州府所在地马尔康,但徐中成每月待在马尔康的时间不超过10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阿坝州13个县市“走基层”,“2015年以来,220多个乡镇已经跑的差不多了。”徐中成说。
获奖作品中提到的求吉乡,就是220多个乡镇其中之一。
求吉乡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2015年3月,徐中成坐在求吉乡教育助学协会发起者杨秋家的板凳上,杨秋向他介绍起乡上情况,“去年,我们从社会各界募集爱心资金70余万元,帮助和奖励了全乡124名在校大学生。”
124名!徐中成的新闻敏感和对藏区工作的认识告诉他,这个数字不简单。也正是这个数字,成为撬动中国新闻一等奖的钥匙。
“要知道,在‘读书无用论’论调依然存在的民族地区,特别是在达赖集团分裂势力通过部分寺庙争取‘下一代’的藏区农村,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徐中成马上查找了《求吉乡在校大学生花名册》,一遍又一遍核清了人数:2007年以来,全乡已有235名大学生毕业,目前有124名在校大学生。并立即把这个新闻线索向报社汇报,得到报社报道命令:马上在当地蹲点采访,走入大学生家庭和大学生中间,不简单写出求吉乡大学生众多这个现象,更要找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普遍性规律来。
最真实、最准确的答案在基层,最生动、最形象的故事在脚下。
连续两天的采访中,徐中成将目光聚焦普通家庭,将采访融入百姓生活中,走村串户,采访数十名乡村干部、退休老干部和村民,问个性故事、寻共性规律,答案逐一浮出水面。
“扎根基层的采访,给了我很多感动的细节。”徐中成说,这也是稿件中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写村民们树立重视教育的观念,徐中成写了几个家庭。其中一个写的是货车司机巴千学,在与巴千学拉家常时得知,由于识字少,跑运输中,饭店老板的名字写不来,巴千学就在电话本上画个碗和筷子,再记上电话;货车轮胎店老板的名字写不来,就画个轮胎。因此,巴千学下定决心,从牙缝里抠钱供孩子上了大学。
写党委政府宣传有力,徐中成抓住了乡里群众大会上献哈达这个细节。每年6月1日的群众大会上,当地以藏族的最高礼仪,给尊师重教的好家长和爱岗敬业的好老师献上哈达,给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发放学习用品。
写走出去的大学生对家乡建设的“回馈”,他和乡上干部一起,梳理出求吉乡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路线图”。他们中的少数人去了成都等大城市,约90%的人回到了阿坝州工作,成为教师、医生、公务员、技术员,其中科级干部已近百人,有理县的县委书记、共青团阿坝州委的书记, 29岁的更巴措从绵阳师范学院毕业后,主动回乡当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用自己行动帮助更多孩子走出藏寨。
最终,在记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下,943字的稿件见诸报端,让我们看到了给人惊喜、令人肃然起敬的求吉乡,让我们看到了可敬可爱的藏区百姓。
5年追出好作品
梁现瑞,四川日报首席记者,嘴边常挂三个问号——为什么?对不对?是不是?
很多接受过梁现瑞采访的人都对他有一个共同印象——刨根问底不罢休。
《金堂南充两大火电项目为何被叫停》正是他与同事一起追住来的好作品,用了5年。
作为第十六届西博会四川日报报道团队的主力干将,他还在为第二天的采访做准备,来不及品味获奖的喜悦。
2010年,进入经济新闻部工作的梁现瑞分到了口子,负责宏观经济报道,联系全省发改部门、能源部门,业内人都知道,这个口子要耐得住寂寞,会坐冷板凳,没有积累和思考,很难跑好的宏观经济新闻。
跑口中,梁现瑞获知一个消息:四川规划了四个2×100万千瓦的高效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项目,分别位于成都、南充、绵阳和广元。
“四川是水电大省,电力资源非常丰富,而当时社会又开始关注雾霾这个话题,这样的背景下,四川规划四个火电项目,很突兀。”梁现瑞说,多年的职业敏感告诉他,这是一个新闻线索,便开始了对这4个项目的动向进行关注。
他关注这个动向的方式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做不到。“每个月我都会打电话问相关部门关于项目的情况。”梁现瑞说,这个电话打了5年。直到2015年5月份,一条对他来说期待已久而不敢相信的线索从电话另一端传来:4个项目中其中2个项目被叫停。
透过现象揭示规律,徇着这条信息,他向四川能源结构变化这一大问题发起追问:水电供应能力如何?火电调峰作用发挥怎样?环保减排是否带给项目压力?项目会不会起死回生?
问题是读者想知道的,但是想得到答案并不容易,毕竟采访的是被叫停的项目,还是关系经济发展和民生大事的电力行业。采访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获得一手素材,记者在金堂、南充、广元三地纵横数千公里,突破阻力采访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等相关部门,获得翔实资料和权威信息,从而揭示出全省节能减排、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根本趋势,针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作出积极回应,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
报道刊发后受到社会尤其是电力行业的高度关注,省能源局负责人认为,报道传递出四川能源建设中环保优先、民生为重的鲜明导向,为相关市场主体发出明确信号,对能源大省四川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追的背后事锲而不舍,是坚持,是坚守,是专著。
“新闻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新闻行业同样需要工匠精神。”梁现瑞说,他并不认为处在快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时代,就可以用短平快的方式采访报道,满足读者一时好奇心就收工。回到传统媒体式微的时代背景下,一个记者缺少对一件事情的长期关注,是写不出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