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何刚:卖豆浆熬过创业最难期

24.06.2015  11:23
作者:记者 刘春华 来源:四川日报

  “创业是我的人生梦想,从上大学起一直在为创业做准备”,回望自己的创业历程,何刚认为秘诀就是坚定,无论历经何种风雨,从不放弃创业梦想。

  为了磨练创业意志、积累创业经验,大学期间,何刚在校内练摊卖各种土特产、做小网站、承接校园内班服订单……2013年,何刚大学毕业了,但无论是创业资金还是市场调研,都准备不够充分。为此,何刚和同学王世旭一起进入一家农业公司做销售。在接近一年时间里,何刚和王世旭借工作机会,跑遍了全省各市(州),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

  2014年5月,积累了一定资金的何刚和王世旭认为已经摸清了市场,遂辞职正式创业。为了降低创业成本,他们选择在网上销售专门针对女性消费群的花果茶,谁知市场销售情况并不如预想,刚开始的一两个月,“投入了六七万元,但销售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成堆的产品卖不出去,300元一天的仓库费如一块巨石悬在何刚和王世旭心上。

  为了维持公司经营,何刚和王世旭在所住小区卖豆浆,“早上四五点起床准备,卖到八点才收摊去公司做事”靠每天卖豆浆赚来的200多元收入,他和同学熬过最艰难的两个月。此时已到8月,正是柠檬上市的时节,二人到柠檬之乡安岳考察后,决定销售柠檬,没想到相当畅销,一个月卖掉三四万斤……在卖柠檬的同时,公司也开始卖些五谷杂粮。

  接下来怎么走?什么好卖就卖什么?何刚觉得这样下去没有自己的产品品牌,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经长时间的努力和考察,何刚计划着力于打造绿色云农场。今年2月,由何刚负责的成都草帽农夫农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秉承着打造绿色健康新农业的态度,他与母校四川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协议,由后者提供农产品生产标准的技术支持,并与四川农科院结成战略联盟,所有农产品在上市前由农科院进行农残技术鉴定。

  在走品牌化道路的同时,何刚积极发展自己的签约农场。如今,草帽农夫公司不仅有柠檬基地,猕猴桃基地,还有丑柑基地,大米基地,这些基地除了在川内,还有的远在宁夏,“到年底,我们的签订农场将会达到10个。”如今,因为走品牌化道路,草帽农夫公司的产品销量越来越好,现在每个月的销售额能达到60多万元,摆脱了创业初期的困难和尴尬。

  [达人名片]2013年何刚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创立成都草帽农夫农业有限公司并任负责人。

  [推荐方]四川农业大学

      新闻来源: http://sichuandaily.scol.com.cn/2015/06/24/20150624524054058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