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三位一体 加强耕地保护

11.04.2017  22:34

访谈
时隔20年,国家再次强调并指导耕地保护工作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继1997年发布文件对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提出严格要求后,再次以《意见》形式,强调并指导耕地保护工作。
  时隔20年,从国家层面强调耕地保护,传递出哪些信号?我省如何对标《意见》,守住耕地红线?记者近日采访了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冬生。
□本报记者 寇敏芳

核心
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保护
  记者:此次发布的《意见》核心思想是什么,强调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杨冬生:《意见》明确了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总体要求,提出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和保护、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和监管考核等5个方面的17条具体措施。
  从这5个方面出发,要求我们强化管控、建设、激励多项举措,严格落实占补责任、发挥自身调剂平台优势,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探索
以土地整治为平台建高标准农田

  记者:对照这5个方面的内容,四川进行了哪些具体探索?
  杨冬生: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方面,特别强调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切实加强对耕地的永久保护。我省在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布局中遵循集中连片的原则,划定后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也拓宽了城市的绿色空间。
  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面,特别强调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省已在成都、巴中等地规范开展跨市(州)省域内易地占补平衡指标调剂,落实占补平衡任务,有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和保护方面,提出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等4条具体措施。我省统筹考虑项目安排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土地整治为平台,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尤其是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重大建设项目中,提出土壤耕作层剥离利用的方案,实现了熟土高效利用。

  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方面,我省特别提出在生态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支持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将补充耕地指标对口向省域内经济发达地区调剂。我们将会把此条政策重点用于我省大小凉山、秦巴山区、乌蒙山片区等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区域,助力脱贫攻坚。

  强化保障措施和监管考核方面,提出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压实地方党政主体责任。在保障措施上,要求严格监督检查,扩大全天候遥感监测范围,强化耕地保护全流程监管。此外,我省完善了市(州)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相应追究党政领导责任。

未来
在稳量提质上下功夫

  记者:我省在推进耕地保护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将如何改善?
  杨冬生:虽然我们采取的多种举措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对耕地保护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也面临严峻形势。
  具体来说,一是全省人均耕地约1.1亩,低于全国和世界水平,人地矛盾突出;二是耕地地貌、区域、城乡分布都不平衡;三是中低产耕地所占比例偏大,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四是耕地细碎化问题突出,不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五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持续增大;六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土地整治项目补充耕地指标,亟待流转之后为脱贫攻坚提供资金支持。

下一步,要将《意见》落实到工作思路和管理制度中,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提升。按照“控占用、调方式、算大账、差别化”的思路,下大力气改进和规范占补平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