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2015年学术论坛成功举行

14.12.2015  18:16
  12月12日,由政治学院和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与地方治理创新”学术论坛在我校新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省内10余所高校的30多名专家学者与30余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参加了论坛。
        在开幕式上,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小林作了致辞,政治学院院长、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万远英介绍了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成都理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罗映光教授应邀作了主旨发言。西华大学学科办副主任朱维兵,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刘曙光,政治学院副院长、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小明等参加了论坛开幕式。郑小明主持开幕式,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尹德志主持论坛专题发言。
  王小林副书记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来校参会的专家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我校人文科学建设情况,并结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论述,阐述了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汇集省内专家学者开展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通过对话与交流,分享在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加强交流,不断提升中心的研究水平。
  万远英教授代表政治学院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科研情况。2013年,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成立。中心成立以来,主要围绕“四川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道德的提升与践行”、“四川农村健康生活方式的培育与养成”、“四川农村优秀民风民俗的开发与利用”等开展了研究。现逐步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研究队伍,研究成果开始显现。近年来,中心研究人员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0余项,科研到位经费9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得省厅级以上科研奖3项。近两年,省内15所高校的研究人员先后承担了本中心的24项研究课题。
      在主旨发言中,罗映光教授主要围绕“研究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对研究四川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进行了深刻阐述。罗映光教授认为,研究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三农”问题,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结合中国历史、借鉴经验、吸取教训。研究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要做到“四个不能脱离”,即:不能脱离“三农”问题研究、不能脱离中国历史问题研究、不能脱离中国现实研究、不能脱离具体的地域研究。罗映光教授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共鸣,引发了与会人员对于如何深入研究乡风文明建设的热烈探讨。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何洪兵教授、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学林教授、四川医科大学赵微教授、西华大学谢开勇教授等14位专家学者分别在论坛上发言。大家各抒己见,阐述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的独到见解,分享在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交流研究中的心得体会。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洪兵教授认为:传统的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模式正在解体,中国正处在一个文化逆向传播的时代,中国农村依然落后,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一方面必须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另一方也需要提高农民的素质。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学林教授首先从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三化”这一背景出发阐述了如何建设新农村乡风文明,然后重点探讨了“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乡愁”问题。李学林教授剖析了记得住乡愁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乡愁淡化的原因,提出了如何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的几点建议。
      会上,其他专家学者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或研究领域竞相发言交流。四川医科大学赵薇教授对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案例分析,西华大学谢开勇教授交流了乡风文明建设与乡贤文化研究,成都工业学院张静老师探讨了乡风文明建设与志愿者文化的关系,成都纺织专科学校漆晓琳老师分享了课题研究情况,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黄畯老师探讨了大学生村官与乡风文明建设。我校政治学院封德平、王贝、卢维良、朱琳、杨明华等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在会上先后作了交流发言。
  最后,罗映光教授在点评中指出,此次学术论坛开得非常成功,达到了交流思想、探讨学术的目的,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期望各位研究人员在研究中进一步处理好“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地方特色和乡村治理的关系;希望各位学者注意积累研究成果,并将成果应用于实践,为成都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乃至国务院加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会议现场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