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举办第二期“嘤鸣”学术沙龙

08.04.2018  11:54

  4月6日上午,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在狮子山校区四楼会议室举办第二期“嘤鸣”学术沙龙,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汪明义,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兼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高中伟,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副处长徐波出席活动,学校相关学院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全体成员参加活动。学术沙龙由高中伟主持。

  汪明义在主题发言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时代背景,从“文化、理念、制度、实践”四个层面分析了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探索和努力。汪明义说,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理论的世界和历史语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世界角色更加凸显,历史使命从改变中国发展变化为改变中国与发展世界一体兼顾。中国理论逐渐从独立于世界理论体系之外到自觉融入世界理论体系内,不断从世界理论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化形成双向互动。汪明义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独特模式为人类前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智慧,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对当前人类社会的基本认识、时代特征、价值追求和美好愿望,揭示了人类面对未来的“最大公约数”;把握和理解中国在建立合作共赢的全球化治理体系的积极探索和突出贡献。汪明义强调,大学应该充分肩负起大学的使命和担当,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国际交流和合作职能。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要向世界一流高等研究院看齐,提升学校学术氛围,产出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沙龙活动中,与会人员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题交流发言。徐波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内涵,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国家更深入、更充分、更多元的发展。学校首届狮山学者、国家教学名师巴登尼玛教授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加以研究和把握,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类自由发展的前提,要把个体的命运同人类的命运结合起来研究。学校首届狮山学者蔡方鹿教授认为,构建人类共同体要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对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特点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启迪。学校首届狮山学者黄开国教授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人类问题的重要理论指导,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中国发展、学校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加以把握。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孙勇教授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丰富,学校应将边疆学的建设提上日程,加强对外交流,与国外学术界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文学院院长刘敏、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北东、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王川结合各学院学科建设情况,提出要加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师范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精英人才,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教学学院教授吕京,文学院教授熊良智、赵义山、谭光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万松,四川理工学院副教授黄英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丽静也做了交流发言。

  高中伟在主持沙龙活动时说,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要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方向,他希望研究院研究人员要提升研究站位,拓展研究深度与广度,推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学校会大力支持和保障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进一步凝聚力量,努力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推动学校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
为加强学科建设、搞好研究生培养工作,3月30日,成都医学院
甘孜县师生代表莅临我校参观交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成都医学院